返回首页

登录 | 注册

[品格·心理]我不是那只失眠的果蝇

发表时间:2021-10-25 10:25:00    来源:品格少年
  疫情之下,我们对国家的认同空前高涨,都为身为中国人而感到安心和自豪。人是一种社会动物,离群的痛苦如千钧之重,但庆幸,我们从不是那只失眠的果蝇。
  果蝇的故事
  故事要从一些失眠的果蝇讲起。这种动物和人类一样具有社会性,喜欢聚在一起寻找食物,发生矛盾时也会打个小架,还有复杂的求偶仪式。但和人类不同,它们对社交的要求并不高,即使世界上只剩下两只果蝇了,它们还是能从彼此身上得到慰藉,可以正常地继续生活。而身处更大规模的群体中时,只要同伴在它们身旁、陪着它们,日子便能过下去。因此不少人突发奇想:如果彻底禁止某只果蝇的社交活动,会发生什么事呢?一些充满好奇心的科学家决定揭开这个谜团。他们残忍地将被选中的那些果蝇彻底与同伴们隔离,仅仅过了一周,这些果蝇的行为就出现了异常:它们开始失眠,并且比从前更热衷吃东西,有了暴食的迹象。在长期脱离群体后,不仅是行为异常,它们的基因表达、神经活性都发生了变化。而治疗他们的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让它们回到群体中,疗效立竿见影,失眠和暴食都不再复发。即使人为地刺激它脑中控制食欲的那个神经元,它也不再有暴食的倾向了。群体就像一颗解药,驱散了它的“孤独病”。
  群体是一种疗愈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紧跟着生理与安全的,便是归属和爱的需要了。可见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在解决了最根本的温饱问题后,我们首先开始考虑的就是社交问题:如何进入群体、如何找到自己在其中的位置……投身群体是我们避不开的本能,许多所谓的“自嗨选手”,也不过是将自己的肉身与他人隔离后,扑进了另一个无形的群体中罢了。从那只失眠果蝇的故事里,我们不难想象如果一个人被彻底与他人隔离,将陷入怎样的境地。群体从不完美,在它之中有纠纷、有焦虑、有欺凌……但它同时也带给我们信任感、安全感、包容感等正向的反馈。即使是极其推崇“个人主义”的美国人,也感受到了群体的疗愈功能,他们为戒毒者、案件受害者、各类疾病患者组织起了一个又一个互助小组,聚在一起分享各自的经历,聊聊他们的生活,或只是简单地享受一次充满闲谈的冷餐会。群体的时光带给了他们无可取代的疗愈,支撑着他们继续自己的生活,勇敢地面对生命中的痛苦和挑战。群体不是万金油,它给不了我们解答,但却是我们背后最坚实、最稳固、永不缺席的支撑。
  那个无言的“我们”
  正是因为群体无可取代的疗愈作用,在这个追求个性与自我解放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强调集体的价值。在个人的身份之外,我们始终会建立、拥有一个群体身份、一个文化身份。或许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从属于各种各样的小圈子,家庭、班级、粉丝会、同好会等等,但从宏观角度来说,我们都共享“中华”这个庞大的文化身份。这个在身后默默给予支撑的“我们”,正是我们在夜间安睡的本钱、沉迷生活的资本以及立足世界的底气。“我们”比单独的“我”更具力量,更能抵御世事变迁所带来的冲击,也更能在这一“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中撑起一片云淡风轻。对于许多移民来说,离乱从不是苦痛的根源,最痛苦的,莫过于在颠沛流离中失了自己的根,寻不到那个愿意接纳、包容“我”的“我们”。因此,幸好我们从不是那只失眠的果蝇,也但愿我们永不会是它。(文/刘一昕)

关注未成年人网 陪孩子健康成长

编辑:肇恒璐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