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 注册

[育儿·智慧父母]物理学家朱棣文:有一种幸福是将兴趣坚持成梦想

发表时间:2022-04-25 15:01:00    来源:育儿周刊
  身为知名物理学家的朱棣文,于199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谈及个人成长经历,朱棣文直言:“如果没有父母的鼓励与宽容,我不可能取得成功。”
  执着与坚持 源自父母的鼓励
  朱棣文是家中的次子,儿时的他活泼好动,在家时没有一刻闲着,总在沙发上爬上爬下。母亲虽然看在眼中,但从不责备和阻止,还经常和儿子一起疯闹,欢声笑语充满整个家庭。
  上小学后,朱棣文展现出充沛的体育天赋,各种球类都能轻松玩转,赛场上总能见到他矫健的身影。有一阵子,朱棣文迷上了撑竿跳,专门买来竹竿进行苦练,但是因为不得要领,过程中不知摔了多少次,身上总是青一块紫一块的,他也一度想要放弃。母亲虽然很心疼儿子,但鼓励他说:“无论做什么事,只要肯努力,就会成功。”有了母亲的支持,朱棣文更加努力练习,不断总结经验,很快便学会了撑竿跳,能跃2米多的高度。
  后来,朱棣文把这份执着与坚持带到了科学研究之中,攻克了一个个物理难关。而母亲的那一句“只要肯努力,就会成功”,成了支持他不断前进的动力。
  探索与好奇 源自父母的宽容
  朱棣文从小就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还在读幼儿园时,他就喜欢摆弄各种“实验”,家里的玩具常被他拆得七零八落。面对儿子的“破坏”行为,母亲不仅不阻拦,反而很鼓励。一次,母亲给朱棣文买了一架小飞机,他好奇地问:“可以拆开看看飞机里面的样子吗?”母亲毫不犹豫地说:“可以啊,我们一起拆开看看。”于是母子共同配合,将小飞机完全拆开,认真研究起来。
  有一次过节,父母问朱棣文想要什么礼物,朱棣文表示只想要些螺丝钉、齿轮等小零件。父亲大笑着说:“你快成小工程师了,我们一定满足你的愿望。”这个节日,朱棣文特别高兴,因为父母为自己准备了各式小零件,他如获至宝地将它们放进自己的小工具箱。
  中学时,朱棣文对化学很感兴趣。一次,他在厨房做实验,正当全神贯注投入时,一不小心打翻了酒精灯,将洁白的塑料餐桌烧出一块黑色的大疤痕。母亲知道后,并没有责怪儿子,只是抚摸着他的头说:“别害怕,妈妈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不过下次要注意安全哦。”母亲的安慰让朱棣文鼻子一酸哭了起来,从此养成了严谨的科学态度。
  对于朱棣文的探索欲与好奇心,父亲一直用心呵护,并给予他最大的支持。这让朱棣文的科学兴趣越发浓厚,最终成为了一生追求的事业。
  事业与成就 源自父母的支持
  博士毕业后,年仅30岁的朱棣文进入世界闻名的贝尔实验室,潜心进行科学研究。一年冬天,外面天寒地冻,大雪封住了实验室的门,朱棣文独自坐在安静的研究所里,望着窗外纷飞的雪花突然有了灵感,何不先把原子冻住,再动手抓它们?经过反复实验,他开创了激光冷却和捕陷原子的研究,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有趣的是,当朱棣文给母亲打电话告知获奖消息时,母亲平静且略带嗔怪地说:“这挺好。可是,亲爱的儿子,你打算什么时候来看我呢?”朱棣文顿时笑得像个孩子。
  朱棣文说,自己之所以对科学始终抱有好奇之心,并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皆源于父母的鼓励与支持。他的父母常说:“在人的一生中,你必须做你真正想做的事情,带着你的热情去迎战,永远不放弃。”
  家教风向标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而智慧的父母有着一颗敏锐且宽容的心,能够捕捉孩子探索世界的愿望,能够容许孩子的破坏与犯错,也能鼓励孩子勇于挑战不言放弃。在家庭的呵护与滋养之下,孩子的兴趣会慢慢萌发,最终成长为值得一生追求的梦想。(文/李杨)

关注未成年人网 陪孩子健康成长

编辑:肇恒璐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