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 注册

[新教育家·封面故事]开枝散叶,文脉馨香——浦江学堂八年记

发表时间:2021-07-15 15:56:00    来源:新教育家
  孔子归来,泥沙俱下
  2015年,歌手孙楠说服妻子,将女儿送入徐州“华夏学宫”,接受全日制“国学教育”。
  据媒体报道,孙楠的女儿之前曾就读国际学校。孙楠发现,孩子身上缺失了一种“规矩”意识,机缘之下参加了“华夏学宫”的夏令营,“在女儿的成人礼上,女儿给我奉茶,令我触动很深。”妻子潘蔚则说,做出这么大的牺牲,“都是为了孩子好”。女儿经历过体制内学校、国际学校,慢慢地开始变得厌学,沉迷游戏……
  这所声称传统文化推广的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始创于1998年,校长易菁自称张之洞后人。该机构最引争议之处,就是所谓“女德教育”,无办学资质且一年十万余的高昂学费,目前已被关停整顿。
  但和孙楠夫妇一样,为子女教育而焦虑的家长却依然为数众多。教育的焦虑和当下各类校外教育实践的良莠不齐,依然问题重重。
  而相比孙楠夫妇和“华夏学宫”,武汉著名商区汉正街的女老板陈小莲,则走上了另一条路。
  2016年底,陈小莲本打算把女儿送入“华夏学宫”,被一位朋友劝止了。该朋友认识鲍鹏山,动员她把浦江学堂引入武汉。比起“华夏学宫”,这种教育模式最大的不同就是不脱离现行教育体系,不脱离家庭,且不收费。每周学习两个半小时,一个班满额40名,一年办学总成本10万,还可让亲戚、朋友的小孩及更多孩子受益……

  经三个月筹备,2017年3月,由陈小莲赞助的浦江学堂德荣昌班在汉正街开班。湖北天心书院、金泉书院、祥瑞书院,武汉大学、湖北美院等文化单位,以及政府和企业界,均派代表出席。
  这是浦江学堂溯江而上,在湖北省的第一个班。2020年,湖北经心书院接棒,又开设一勤班、一经班,2021年拟增开三个班。2013年,浦江学堂只开设了克图班,截至2020年底,含毕业班共计已有128个班,学生4000余名。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经心书院的创始人,正是坚持中国文化本位论的张之洞。两相对比,令人不胜唏嘘。
  近三十年,传统文化教育风起云涌,但各类社会教育机构,则良莠不齐。颇受非议的,尤以豫章书院、华夏学宫、各类女德班为代表。而浦江学堂,则走出了一条健康的道路。
  九十年代学风转向,李泽厚曾断言:思想家淡出,学问家凸显。鲍鹏山深以为然,他特别看重思想家。他认为,知识渊博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判断力,尤其是对价值的担当”“获得一种价值判断力,从而拥有一个道德的人生,一个智慧的人生,而由具备较高价值判断力的人组成的社会,才是一个理想的社会。”(鲍鹏山著《<论语>导读》导言)
  海派文化,被视为开放性、创造性、扬弃性、多元性。创始于上海的浦江学堂,持守中道,讲究包容:一方面强调修身立德从少儿抓起,由七本原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道德经》《庄子》(内七篇)《坛经》),让孩子窥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堂奥,守住民族文化之“大防”;另一方面,学堂自我定位是对体制内教育的补充,并强调与家庭、其他学科、同代人、社会紧密贴合,培养孩子宽广的国际视野(详见访谈篇浦江学堂“四不可”)。
  陈寅恪先生曾预判,中国“即使能忠实输入北美或东欧之思想,其结局当亦等于玄奘唯识之学,在吾国思想史上既不能居最高之地位,且亦终归于歇绝者。”要想真正“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此乃“二千年吾民族与他民族思想接触史之所昭示者也”。
  八年来,浦江学堂受到社会及政府的广泛认可:
  2015年上海市委宣传部发起的 “群众最喜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项目”评选中,浦江学堂获第一名;
  2016年,创始人鲍鹏山获选年度 “感动上海十大人物”;
  2017年,浦江学堂荣获上海市文明办颁发的“市民修身行动”特色项目;
  2018年,浦江学堂荣获“上海市公共文化建设创新项目”……

2013年11月9日,鲍鹏山教授和时任浦东图书馆馆长张伟为学堂揭牌
  裂变背后的“三有者”和“三手者”
  克明峻德、知行合一,是鲍鹏山对公益国学班教育理念的表达,也是浦江学堂排班的“字辈”。
  起初,他拟自费办班,浦东图书馆时任馆长张伟看中了此举之价值,邀请他把浦江学堂创设于浦东图书馆。2013年11月9日,浦江学堂揭牌,第一个班命名为克图班。“克”是字辈,“图”则是捐助方的代称。去年底,八字用完,又追加了“仁、义、礼、智、信”五个“字辈”。
  鲍鹏山曾写过一段感言:“观诸古今,大凡一事之成,于事而言,须有三有;于人而言,须有三手;三有者:有价值,有前提,有承续;三手者:动手者,援手者,拍手者。”

首届优秀教师合影
  浦江学堂之裂变,除了动手者、援手者、拍手者之合力外,更与其顶层设计之科学有莫大关系。
  就经费而言,社会各界开明人士、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学校等抬举襄助,减轻了家长们的经济压力;就师资而言,以985、211名校的中国古代文史哲专业博士为主体,以及小部分同专业的高校教师,保证了师资的纯粹性和专业性;就学习内容言,精选七书,分别厘定学习时长,如《论语》一年,《孟子》一年半,《大学》《中庸》共计半年,并集众人之智慧,研讨、开发出学生用书、教师讲义等。
  此外,浦江学堂还充分发挥家长的力量,成立家委会,在批改作业、把关学生每日的读经打卡、组织活动和大型比赛时,家长们献策献力。
  王雅婷是上海师范大学的教师,硕士专业为古典文献学,读博时主攻历史文献学,今年是她在浦江学堂执教的第三年。
  “在高校,我们遇到过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对于二三十岁的学生,再讲思想引导、立德树人,难度是想当大的。我们就觉得有必要把这个工作提前,人才人才,人在才前,而浦江学堂做的就是这件大事。”王雅婷说。
  上海师范大学培养的学生,很多毕业后进入中小学,因此王雅婷对中小学的教育现状比较熟悉,加之她的母亲曾是幼儿园老师。因此,来浦江学堂上课,王雅婷并未觉得有难度。但是,如何将经典教育与现代结合起来,还需从头爬梳,跟带博士生大不一样。
  据介绍,浦江学堂招聘教师,常规途径是通过辅导员,从博士生中招聘;也有现任教师动员学弟学妹或学生加入;2016年下半年,浦江学堂还与复旦大学哲学院签约,成为其博士生的实践基地。
  在教师招聘环节,应聘者需现场讲授十分钟的《论语》,交流之后,经综合考评,面试团会商议录取与否。
  浦江学堂为何吸引博士生们?原因:一是自身对国学有兴趣;二是认同鲍教授的理念和这项事业的价值;第三,积攒工作经历;第四,减缓经济压力。在浦江学堂,每周讲课半天,课时费800元,并不低于上海课外辅导市场中的文科补习班,优秀的老师甚至可以带两个班……
  这支高学历的教师队伍,在付出时,自身也有收获。鲍鹏山曾对他们说,七本书自己读一遍,跟自己去讲授一遍,其受益不可同日而语。
  如何把自己的所学运用于儿童经典教育,老师们在课堂上各显神通。
  比如王雅婷,爱穿插历史故事,“经史结合”;语言文字专业的博士,则擅长讲汉字流变;获评首届优秀教师的易飞,毕业于复旦哲学系,则喜欢讲经典与诗词结合……各位老师的通力合作,形成了一种完整的经典教育通识课程,这都是目前小学教育所缺乏的。

疫情期间,学堂的孩子们积极献爱心
  “上至民族、国家,下至家庭、个人,都要有根,我们的根在哪里?就在源源不断的文化中。在浦江学堂,教学相长,我对文化的思考反而更清晰了。这里能洗涤俗念,让我逐渐回归到一种赤子之心的状态,有所超越,更有幸福感。”王雅婷说道。
  在焦虑年代安顿人心
  当“鸡娃”“内卷”成为风行网络的热词,当大城市的学区房价格一路上扬,其背后折射的是教育焦虑,而焦虑源自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压力社会。
  “我本是一个很随性的人,觉得儿孙自有儿孙福。前几年生二胎(儿子),想的是两个孩子多好啊,这样老大(姐姐)就有个伴儿,可以一起玩,不用整天烦着我,我也有自己的生活啊!但上海有一股无形的氛围推着你往前走,像我女儿刚进小学时,老师说全班48个孩子,只有两个没学过拼音……这种‘剧场效应’简直让人没法子,逼着家长们做一些本来不想做的事情……”浦江学堂一图班(2020年夏天开班)家委会主任胡玲娜吐槽道。
  作为上海本土的八零后独生子女,胡玲娜读书时,并没有系统接受过经典教育。但家风家教,以及大家族的人伦亲情等,让她对传统文化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结缘浦江学堂,还要从女儿的一位同学讲起。这个小姑娘在一年级时普普通通,三年级时却有点与众不同了:知书达礼,和同学关系融洽。与她妈妈聊天后,得知她每周末在浦江学堂学习,父亲在美国工作,女孩在家很体贴妈妈,对老人很孝敬……
  这位“别人家的孩子”,打动了胡玲娜。她上网查阅了浦江学堂的信息,拨打招生热线,得知女儿错过了招生年龄。遗憾之余,她下决心一定让儿子去读。
  去年6月18号晚6点,浦东图书馆一图班启动报名,30个名额,开放120个预备名额(面试时四取一),仅13分44秒就报满。“看到报名信息,我们就提前定好闹钟,先把相关信息输入一遍,一到时间复制粘贴,秒杀。后来跟其他家长沟通,原来大家都是用的这种方式。”胡玲娜笑道。
  之前,胡林娜给女儿买了很多国内外绘本。儿子进入浦江学堂后,女儿也跟着学习传统文化。胡林娜和爱人也加入进来,购买了鲍教授的书,以及喜马拉雅APP上的课程。这正是浦江学堂的初衷,由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由一个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一座城市……
  戴翼飞女士,是行图班家委会副会长。2013年年底浦江学堂第一届招生时,她曾带媒体来采访,一下就被圈粉了。
  戴女士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源自中医。她的母亲是西医,父亲却是中医爱好者,两人经常进行医学“论战”。她身体曾有小疾病,被一位自学中医的朋友治好后,就越发认同中医了。读研期间,其兴趣由中医、非药物治疗,转到对心理健康的关注,还考取了心理咨询师。
  因偏爱道家文化,儿子读幼儿园时,戴女士带他一起读《道德经》,到了二年级,就把孩子送入浦江学堂。
  很多家长期待孩子读经后迅速出现“神奇的变化”,戴女士则认为,自己的出发点不是对这些“变化”的炫耀,她视在浦江学堂的学习为埋种子,埋一颗文化的种子。
  “我向来认为,东方智慧被严重低估了。这批孩子是学习者,更重要的是践行。往大了说,是在‘为往圣继绝学’。传统文化,能找到安抚我们心灵的东西,我期待孩子能安身立命,走正道,遇到人生中的重大磨难时,有精神支撑,不会垮。”
  因业余职业关系,戴女士遇到不少心理疾病案例,不乏“优生”,身心健康在她眼中,成为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有难度的词。
  “我们的教育是高度竞争的,一个劲让孩子往前跑,孩子的身体和心灵方面透支比较严重,等他长大后,工作,结婚,在跟同事或亲人相处时,有的人就出问题了。”戴女士说道。
  而浦江学堂的育人价值,做人之道,正是家长们最看重的,其次才是语文成绩、文史知识等衍生效果。
  知林班家长黄秀英在一篇文章中回忆,有一天在公园玩耍,她看到一对情侣走过,忍不住说道:“鲜花真是插在牛粪上啊!那么美丽的姑娘,好可惜啊!”孩子立马打断: “妈妈,《论语》里说‘贤贤易色’,就是要看重人的品德,而不是只看外表。”她顿时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我竟然一边让孩子学习经典,学习做人的道理,一边却在实际生活中做了错的引导、错的教育……”
  知节班家长李荣记得,有一次乘地铁,儿子看着屏幕突然说道:“妈妈,我要去嘉定!”追问后,儿子答道:“那里有文庙啊!”她很高兴,在孩子的意识里,出游不再只是迪士尼、游乐园,对民族文化有了仰慕之心,有了认同感……
  由教育共同体到文明社会
  曾经不少人提及传统、儒家、读经等,就扣上封建、复古、迂腐、书呆子等帽子。姑且不论诸多近代名人都曾“饱读诗书”,单就浦江学堂的课堂讨论,就可看出经典教育原本之活泼、自由和开放。
  以《论语·子路》“其父攘羊,而子证之”一篇为例,孩子们就是否应该“揭发亲人”展开辩论。
  有个小朋友认为,怎么处理,要看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如果只是一点小东西,作为儿子,可以把东西送回去,向父亲劝谏和代父亲道歉。如果犯了大罪,杀了人,就该劝父亲去自首。”
  另一个同学则说:“叶公所说的那个儿子直接去告发父亲是不对的,父亲生我们养我们,不报恩,是不孝的,但如果一味维护,那是对他人的生命和财产的漠视,也是不对的。”
  “我们在授课时,注重对孩子思维的训练,结合社会和生活中的经验,鼓励不同观点的交锋。这些东西看似小,实际就是一粒粒种子,会在他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发芽生根。”陈再阳教授说道。
  去年夏天,二十多个小朋友在五年学完七书之后,提出继续学习,浦江学堂成立了第一个“经典七书研修班”,分15个专题串讲。任务之一,要求每人写一篇小论文。
  一位现在已读初二的小朋友,在小区和公园里采访了近百位老人,又在网上调研了数百份问卷,撰成《远游时代与孝道》一文,思考在“留守”“空巢”的“远游”时代,孝道要如何践行,传统文化美德该怎么坚守……
  另一位小朋友,以家乡的文化名人傅雷为题,写出《见贤思齐--对周浦镇傅雷文化建设的探究》一文;
  此外,还有《“小有才”与“大有道”--论儒家的人才观》,以及《论道家思想对于提升公民环保意识的积极意义》等颇有意思的文章。
  上海初中的教改,规定学生要写一篇探究性学习报告。浦江学堂 “越俎代庖”,家长开心,学校的老师则很意外。而这些范文传阅,则启发了更多的同龄人。
  过去八年,浦江学堂百余个班级,覆盖了十几所城市,用鲍鹏山的话说:“适逢中央倡导,民间趋慕,政府扶持,社会赞助,浦江学堂,由此彬彬而盛矣!”
  不过,期间也遇到过一些难题。以洽谈办班经费而言,有政府单位就曾提出疑问:三年支出一笔钱,花在这40个孩子身上,违背了公共经费的“公共”二字,不够体现教育公平。
  浦江学堂的同志认为,所有政府的公共经费,都不可能全民享受的,而总是通过一个一个具体的项目实施的。
  浦江学堂模式的出现,也未必不可以让我们再次审思“教育公平”的真正内涵。
  过去二十多年,“应试教育”的激烈竞争,从义务教育学校到社会培训机构,从“超级学校”到国际教育,政府、社会和家长的成本投入都不可谓不大。但至今,普遍的学生负担、教师负担、家庭负担却依然严重。教育公平,还不单是形式上的,而是直触内容本质的。

浦江学堂实践的本质,是希望建设一个文化共同体,链接孩子、家庭和社会。
  鲍鹏山在很多场合,分析过西方教育和中国传统教育的区别:西方有学校、有教堂。而中国昔日的教育,则有学堂、祠堂、中堂。学堂里有圣贤,祠堂里有祖宗,中堂里敬奉“天地君亲师”……
  浦江学堂实践的本质,其实仍然是回答这几千年的教育遗产,建设一个文化共同体。用鲍鹏山的话说,就是从理想的人,到理想的社会、理想的国家。
  由此来看,前述孩子们的思考,就并非只是“纸面文章”,而是与现实生活整合在一起的。浦江学堂的孩子和家长,一直是社区公益的积极宣传者和践行者,诸如敬老慰问,宣传垃圾分类,参加社区文化活动等,都在回馈社会、传递精神,让社区变得更文明。
  值得一提的是,浦江学堂目前在读的100个班,有20个设在体制内学校,由浦江学堂提供师资、教材;经费、教室等则由校方支持。在学制上又有所区分:小学以常规的三年制四书“养正”为主,初中、高中则采取鲍教授的“一本正经”,即开设一年制的《论语》精读班。
  鲍鹏山认为,未来,除了深入更多城市和社区之外,加强与公立中小学的合作,是浦江学堂的重心。
  他曾说,当体制内学校都重视起来,把传统经典整书阅读引入教学,浦江学堂的使命就达成了。
  “浦江学堂没有自己的诉求,浦江学堂只是代教育而诉求。”鲍鹏山如是说。(文/《新教育家》高洪云;图/浦江学堂)

关注未成年人网 陪孩子健康成长

编辑:肇恒璐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