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随笔]真正懂孩子,爱才不会变伤害
发表时间:2022-09-23 11:20:00 来源:育儿周刊
有一次,我们和同村轩轩家一起返城。轩轩和儿子同年,两人从小就玩在一起,可谓有着穿开裆裤的交情。一路上,轩轩各种可爱的童言稚语,一本正经地告诉大家:“我现在是艺术家!”我们大笑着赶紧捧场,儿子几乎全程微笑着听好朋友各种耍宝逗趣,偶尔才插一句嘴。
奇怪的是,轩轩中途突然停止他的“搞怪”,开始一门心思“攻击”起自己的爷爷,“爷爷,我才不听你的”“爷爷每天不好好吃饭,就知道抽烟”……整车的人一脸蒙。爷爷表示不服:“轩轩,车上这么多人,你为什么就是跟我过不去?”
轩轩不回答,小嘴依旧控诉爷爷各种“罪状”。这时,儿子摇摇轩轩说:“因为刚刚爷爷吓唬说要把你扔在马路边,对不对?”轩轩大力点头:“对!”儿子笑。我们这才想起爷爷车上半开玩笑的话。
只有同样是孩子的儿子,才敏感捕捉到了这句“不好”的话,读懂好朋友行为背后的真实想法。这件事让我警惕别轻易和孩子开玩笑,同时带给我一种启发:我们的问题并非不“爱”孩子,而是不“懂”孩子。
“爱”孩子可以简单粗暴,只需要给孩子肉眼可见一切好的条件,吃饭穿衣、教育条件,甚至孩子犯错时我们义正辞严地“教育”。这一切都是“可视化”的。但“懂”孩子,则要求父母身心蹲下来,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去思考:孩子突发的脾气缘何而来?他们看待周遭的角度究竟与成人有哪些区别?
就像有次我和儿子去逛商场,到了门口他却无论如何不肯进去,要求回家。正当我气急败坏要批评他时,看到他鞋子脏了一块,于是弯腰为他擦鞋子。就是这一弯腰,使我得以从他的角度看到商场半开不开的门,恰好形成一个怪兽嘴巴的形状,黑洞洞的,看起来可怕极了,这才恍然大悟他死活不肯进去的缘由。
那些智慧的父母愿意研究孩子行为背后的出发点,设身处地从孩子角度出发,用孩子眼光看待很多看似 “没道理”的行为。因为他们明白,只有懂孩子,爱才不容易变成一种伤害。(文/自由撰稿人 沐辰)
关注未成年人网 陪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