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 注册

[育儿·智慧父母]作家池莉:心底有爱有尊重 眼中有光有孩子

发表时间:2022-08-26 11:39:00    来源:育儿周刊
  身为著名作家的池莉,不仅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于家庭教育,她也有着独到感悟。池莉说:“我是个另类的母亲,女儿吕亦池是我最好的作品,我深深感谢她,带给了我另一种生活。”
  孩子的软肋
  在快乐中慢慢增强
  小亦池3岁时,池莉发现她的性格特别胆小与敏感,在幼儿园里她时常不肯吃饱,只因怕频繁如厕给老师添麻烦。父母发生争执时,她会吓得躲到桌下,久久不肯出来。面对女儿的性格软肋,池莉虽很着急,但并没有逼着孩子学会勇敢,反而更为小心翼翼地将她呵护起来。池莉学着控制情绪,与女儿沟通时更加细致。当女儿受他人情绪干扰时,池莉会抱着她说:“别怕,这不是你的错。”面对旁人的非议和打击,池莉会坚决地将女儿护在身后,支持她慢慢萌生安全感。
  渐渐地,小亦池的心安稳下来,也因为她性格安静且温厚,拥有了一群好朋友。一天,小亦池郑重地对妈妈说:“为了谢谢大家,我想请他们来家吃饭。”这让池莉又喜又愁——喜的是女儿很懂得感恩,愁的是接待20多个孩子绝非易事。朋友们听说4岁孩子要请客,都劝池莉别当真,但她却决定支持孩子。于是,池莉调整了工作,专门借来桌椅餐具,和女儿共同烹饪了一桌美食。当天,小客人们吃得十分满意,频频要求添饭,而看着女儿快乐地穿梭其间,池莉知道孩子的世界打开了。之后,小亦池经常邀请朋友来家做客,池莉总是乐于接待。她说:“我希望无条件地支持女儿,让她在快乐中增强软肋。”
  “起跑线”何在,由孩子自己去定义
  小亦池出生时,“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理念开始流行,身旁的朋友都在努力 “鸡娃”,池莉却始终坚持不愿让成人的焦虑沾染孩子的童年。为此,她有着三项育儿基本原则:让女儿尽情地与小朋友玩耍和相处;服从孩子的天性,让她快乐地接受自然启蒙;从小为孩子讲故事,培养阅读兴趣。池莉说:“我希望女儿首先懂得生命的意义。如果她明白衣食是件大事,心静是种大气,那还有什么功课拿不到优秀呢?”
  小亦池读小学时,没上过任何培训班,每天放学后都在外面疯玩,直到筋疲力尽才肯回家。而且,池莉要求女儿每天9点半必须睡觉,以保证有充足的睡眠,如果当时孩子还没写完作业,池莉便会帮她给老师写请假条,申请明天补写。旁人都说池莉太惯孩子,她却说:“不该纵容的地方我不会纵容,但是我必须保证孩子有快乐的童年和健康的身体,这是做妈妈的责任。”小亦池在玩耍中快乐长大,用自己的方式定义着“起跑线”。
  孩子想去试试
  那就陪她“搏一把”
  中考前,成绩一贯中游的小亦池提出要报考重点中学,理由是“我觉得自己很优秀,值得上最好的高中。”一番恳谈后,池莉决定支持女儿“搏一把”,她一边引导女儿做好可能落选的准备,一边陪着孩子补课与刷题。最终,小亦池以超线5分被重点中学录取。
  进入重点中学后,小亦池依旧自主安排着学习,池莉从不干预。一天,小亦池向妈妈表示,自己感觉学校的氛围很压抑,想去英国读书。16岁的女儿要去独自留学,池莉有着万般不放心,可是望着孩子坚定的眼神,她又一次选择支持女儿。于是,母女二人开始一起筛选学校,小亦池亲自给校长写英文求学信,最终在被拒三次后,得到了补录名额。在池莉看来,家长的经验与阅历,不是在孩子想要逐梦时怒斥他们:“你还小,听妈做主”,而是告诉他们:“你尽管放手一搏,妈妈始终陪着你!”
  从此,小亦池独自开始了异乡求学生活,她的潜质很快得到激发,不仅各项成绩优异,还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临近高考时,池莉鼓励女儿报考牛津大学,但小亦池更心仪伦敦大学。经过反思,池莉发现自己之所以推崇牛津大学,只是觉得更有面子,于是决定尊重女儿。最终,小亦池从伦敦大学毕业后,取得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硕士学位,如今从事着喜爱的市场策划工作。
  家教风向标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规律,智慧的父母更懂得为孩子“扛事”,不仅能陪他们探索试错,更能与他们共担压力,用爱与尊重给孩子营造一方自由空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节奏去生根拔节,最终开出绚丽的梦想之花。(文/高川)

关注未成年人网 陪孩子健康成长

编辑:肇恒璐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