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是一种诗词风格,源自后人对姜夔词作的评价,而最能体现这一词风的作品当属《扬州慢·淮左名都》。清空到底是什么,它好在哪?听听吴教授的讲解。
婉约派最爱:清空词风
清空词风一向为婉约派词人所推崇,如南宋词人张炎在《词源》中强调:“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人沈祥龙也在《论词随笔》里说:“词宜清空,然须才华富,藻采缛,而能清空一气者为贵。”
但什么是清空,很多人都说不明白。在我看来,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澄净精纯,往往需要作者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能在创作时淘尽渣滓;二是在意境铸造上,能用最自然朴素的语言,展现诗人谦虚淡泊的襟怀。
“清空”到底好在哪
以《扬州慢·淮左名都》为例。写这首词时,扬州刚经历了两次战乱,姜夔踏入城内看到的就是一片萧索,怀古之情油然而生。
● 好在简单质朴
词的前几句写了姜夔印象中的扬州,那般让人心向往之,可接下来看到的只是无边的荠麦,与昔日盛况截然不同。“自胡马”一句开始,一个“窥”字道出了金兵南侵的不讲武德,一个“厌”字言明了百姓所受的创伤。寥寥几笔就从纷繁的意象中淘去渣滓,不蔓不枝地点出了面对空城的隐痛。
● 好在余味无穷
下阕词人化身杜牧重走扬州路,通过古今对比凸显伤感的情怀。扬州城空空荡荡,二十四桥空空荡荡,我们的心也空空荡荡。这种缥缈感,给人无尽的想象,甚至感觉自己也在城中,在黄昏听着远方吹响的号角,生出“黍离之悲”。
● 好在自然灵动
清空妙还妙在它自然灵动。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字就很灵动活泼,这是诗人对自然规律与幽深诗境的凝练。杨万里的小诗也灵动,他的灵动是从生活中发现情趣,如“早有蜻蜓立上头”。《扬州慢·淮左名都》的灵胜在空灵,“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
把话说明白很重要
整体看来,清空往往化纷纭世态于常见事物中,非常考验作者的创作能力。概言之,就是再多的想法,表达时也要自然质朴、明白如话。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就是此类代表。而这在诗作里也有体现,如王安石的《示长安君》: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更怆情。草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整首诗虽有挺拔纵横的特点,却仍服从于质朴自然的语言风格。简洁、质朴、自然,这在日常创作中也非常值得学习,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意到笔随,从亲切中见平易。(文/吴调公 当代文艺理论批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