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家教·心理阳光坊]手机让他变了个人
发表时间:2024-07-03 16:35:00 来源:品格周刊
故事呈现:
四年级的小庆,成了爷爷的心病:玩手机玩到半夜,稍一训斥便大发雷霆,有次甚至差点把爷爷推倒。
幼年的小庆不是这样,他很乖巧,不挑食,也不闹脾气。爷爷记得有一次幼儿园老师发给他两个小鸡腿,小庆用纸巾包住一个,悄悄拿回家给他吃,这让他感到高兴,孙儿孝顺,自己没白辛苦。
小庆的父母工作忙,还要值夜班,因此单独住在另一处房子,小庆跟父母不太亲,长大点后,父母动不动就呵斥他,他越发懒得搭理他们了。
爷爷老了,只能在生活上照料小庆。小庆去年迷上玩手机,如今半夜都会起来玩,爷爷很着急,藏过他的手机,好心开导过,还威逼利诱过,小庆统统不听。到后来爷爷很生气,开始严厉批评他,还去抢手机,这一来,爷孙俩的关系紧张起来,小庆赌气不去上学了。
爷爷拿他没办法,乖巧的小庆为啥变了个人呢?(文中为化名,报道已征得家长同意)
改变小庆的并非手机,而是各种关系,沉迷手机只是小庆处理现实问题的手段,也是造成现状的原因。
小时他生活中的关系没出现大问题,爷孙保持良好的情感连接,带回家的鸡腿就是象征。但随着小庆长大,关系逐渐发生变化,父母的缺位意味着无法建立关系,而爷爷只能在生活上扶助,情感上则渐行渐远——面对沉迷手机的小庆,爷爷不知所措,阻止手段升级后,两人关系越发紧张,甚至影响到小庆的社会功能。
小庆陷入恶性循环:与身边真实的人连接不好,那就逃到虚拟世界,通过网络互动感知自己被需要、还活着;但因逃入虚拟世界,现实连接就越发糟糕,“不上学”便展示了他“摆烂”的态度:如果和爷爷关系都搞不好,那就让所有关系都断裂。
对小庆需做两方面的努力:首先尽量修复祖孙关系,少点指责,多点理解,肯定小庆被关注和被看见的需要,同时尽量重建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其次,在条件允许时,寻求专业帮助,只有找到这些隐藏在手机背后的真实需求,才能帮助孩子重新面对真实的生活。(心理咨询师:杨眉 巴黎第八大学精神分析硕士、成都市金沙小学心理中心主任)
关注未成年人网 陪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