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读于成都市双流中学九江实验学校的王熙淳,是个对任何事都抱有“好奇心”的男孩。他的妈妈告诉我们:要保护孩子好奇心,“亲子互分享”很关键!
这位妈妈说,不知从何时开始,她和孩子形成了一种相互分享的默契,她向儿子讲述社会新闻、工作得失以及网络趣事,而孩子则会分享学校见闻和乐事。在互相分享的过程中,他们会发现彼此的盲区,会带着好奇的心理去探索,直到找出答案。
一天,妈妈回家后,熙淳神秘地递上两张纸片:“您猜,纸上写的啥?”
妈妈端详一番,有点迷糊。熙淳盯着妈妈问:“需要揭晓答案吗?”
“等等,我想想,”妈妈脑海里蹦出大学时期学过的密码知识,脱口而出:“密码?”
“对!”熙淳兴奋得跳起来,开始给妈妈介绍。原来,他看了《不可思议事件簿》这本书,受到启发制作了所谓的密码——两张纸片,一张是 26个字母,一张是他名字“wang xi chun”的全拼,以及用字母排序的序号进行“转换”过后的数字,而这个数字,就是他的名字密码……
熙淳把这个发现分享给了同学,大家惊诧不已。妈妈看他眼中闪耀的光芒,也感受到了他的好奇心被激活的喜悦,于是鼓励儿子:“通过阅读,你有自己的思考,还获得了新发现,很棒!”
晚饭后,他们再次探讨了“密码”话题。为了更全面理解其起源与发展,他们借助互联网进行了搜索,熙淳不断提出疑问,他们又一同探寻答案。在愉快的过程中,他们对密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结束时,妈妈很好奇:“为啥同学对你的分享感兴趣?”熙淳笑着说:“因为好奇啊,小学生可是好奇心最旺盛的人!”
妈妈很欣慰,庆幸自己一直在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让他尽情发现生活之趣,主动探索未知,勇敢去尝试和突破。 (文/任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