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 注册

[品格·话题]爸爸妈妈 别帮伪专家来伤害我

发表时间:2024-07-15 15:44:00    来源:品格少年
  前段时间的赵菊英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一个顶着“教育专家”之名的人,被父母郑重其事地请到家里,帮他们管理“问题少年”。赵菊英的处理方式简单粗暴,砸周边、扔漫画,在孩子房间里装监控……每一项行为都让屏幕外的人窒息,可屏幕里的父母却无动于衷。难道他们没意识到孩子此刻正在遭受伤害?
  这些年出现的伪教育专家不止赵菊英一人,无动于衷的父母也不止屏幕内那几个。如果此刻你也正在遭受这样的情况,就把这篇文章拿给爸妈看吧。
  事件再现:“伪”的几种表现
  假借名校
  几年前,一位叫王晶的人自称是清华教授,还在网上宣称“考上清华由智商决定”。这套言论被很多家长奉为圭臬。但官方介入后发现,清华大学并没有一个叫王晶的教授,智商决定一切的言论更是夸大其词,因为但凡这个观点正确,伤仲永的故事就不会出现。
  乱套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心理学领域颇有建树,在教育领域也提出了哭声免疫法,说孩子哭是在威胁父母,这时绝对不要抱他,而要等他停止哭泣后再抱,由此锻炼孩子坚强的品质。这套理论被很多父母照抄照搬,觉得华生说的一定是对的,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华生其实自己也在实验,而且因为没有给孩子提供足够的爱和安全感,他的三个孩子里,两个多次自杀后身亡,另一个则选择了流浪。
  盲目压迫孩子
  演员陶昕然的妈妈是教师,陶妈信奉的是打压式教育,所以哪怕女儿考了98分,陶妈也会无情数落。陶妈从不觉得自己的教育方式有问题,直到综艺《是女儿是妈妈》里陶昕然袒露这些年一直身处阴影中,并坚称绝不会用这样的方式对自己的孩子,陶妈才知道其中的伤害。
  别站在道德制高点
  赵菊英事件中,伪专家被请到家里,砸手办、丢玩具还不够,看到女孩精心摆放的卡片更是直接开骂,说女孩喜欢的都是垃圾,如果继续留着就是生活在垃圾堆里。她还会强调父母把你养大不容易,你要好好学习,给父母长脸,要有规矩,才能让爸妈感觉到成功……而父母大多站在旁边默不作声,到最后,做坏事的都是伪专家,父母撇得干干净净,而就算有人质疑,也会说是为了孩子。
  他们双方都在以爱之名绑架着孩子,认为这样就能激发孩子的自主性,却丝毫不考虑学习的内在动机,其实更多靠兴趣、理想、热爱等。
  不懂得尊重孩子
  赵菊英事件暴露出的另一个问题是不懂得尊重。在男孩主动砸碎玩具后,赵菊英还言语嘲讽,说再看也看不出好成绩,之后更是装上监控,还把视频公开发布,不给未成年人的脸打马赛克。这样的事在很多父母身上也发生过:去年9月,一位网友好不容易考上心仪的中央戏剧学院,父母却觉得是不务正业,偷走了录取通知书强制要求女儿复读。还有些父母则偷看日记,掌控孩子作息,甚至左右孩子的朋友圈……他们总觉得自己的观念是对的,一点也没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人。殊不知,青春期少年正是形成独立人格的关键时期,你越是否定与控制,他就越发容易反叛或自闭。(文/王亚军)

关注未成年人网 陪孩子健康成长

编辑:肇恒璐    

推荐阅读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8-8696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