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 注册

[品格·亲子趣事]米米和袁婆婆

发表时间:2021-09-26 14:34:00    来源:品格周刊
  袁婆婆在阳台上经常会养几只鸡,这些鸡每天都不忘打鸣,一到天蒙蒙亮,就会此起彼伏地叫几声……这可惹恼了隔窗相望的邻居,于是两家发生了龃龉。故事最后的走向是怎样的呢,结局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两家的矛盾爆发在了一个平常的早晨,送儿子米米上学回来的路上,米爸碰到了袁婆婆,便说:“袁婆婆啊,你那鸡几时杀来吃了嘛,吵得人睡不着!”
  米爸对袁婆婆积怨已久,以前因为她养鸡也话里话外暗示过,可是袁婆婆依然故我,所以这次他便不客气了。袁婆婆的老家在郊县,时不时会有一些亲戚带一只鸡来探望她,一大家子大声攀谈的声音总会飘到米爸家去,米爸早就对袁婆婆的行为颇有微词了。
  一听邻居提意见,袁婆婆也不冷不热地回复了一句:“养几天养肥了就吃,莫急嘛。我们年轻那会儿,鸡一打鸣就爬起来干活。现在的人熬夜不起早,不是好习惯。”
  米爸的话被怼了回来,他也不能和年长一辈的人剑拔弩张地争吵,所以自动就不开口了。再后来,袁婆婆放在过道里的泡菜坛子被打碎了,而米爸家里淘汰的门板也堆到了那里,也许是其中有误会,总之两家大人再见面便不打招呼了。
  米米不知道大人的恩怨,甚至还喜欢趴在阳台上看袁婆婆逗鸡喂食。暑假里,关在家里做完作业的米米,经常会跑到小区楼下耍一会儿再上来。他发现,袁婆婆的大门老是敞开着,出于好心,他探头去提醒袁婆婆关门。袁婆婆笑眯眯地谢谢米米,还告诉他:“孩子呀,婆婆家闷热,夏天门关严实,不舒坦!”米米接过袁婆婆递过来的葡萄,心想这个婆婆真好。
  接下来的日子,米米经常看到袁婆婆在屋里走来走去,于是会主动和婆婆聊会儿天。从婆婆嘴里,米米知道她孙子也和他一样大。不过,婆婆已经3年多没见过孙子了。“我有一个儿子在广州,一个女儿在北京,儿子家生的是女儿,女儿家生的是儿子,都像你这么大。”袁婆婆絮絮叨叨地跟米米聊天,似乎找到了倾诉的对象。“他们工作忙,两年没回家过年了。我就是一个留守老人。”米米很机敏,他觉得袁婆婆说这话时,有点黯然神伤。
  一日,米米听到楼道里传来鸡叫声,跑出来一看,原来是袁婆婆在杀鸡,只见她把咽气的鸡扔到桶里,再用开水烫、拔毛。米米从未见过这场景,兴奋地跑去帮忙,一老一小的欢声笑语传遍楼道。袁婆婆手巧,拔完鸡毛后,还给米米做了一个鸡毛毽。
  这“忘年交”的友情米爸并不知晓,对面阳台再次响起鸡鸣时,他还气呼呼地诅咒一声,米米这才知道两家的过节。米米真是忧心啊,他马上就要离开家去上寄宿初中了,如果爸爸真的与袁婆婆吵架,那多不好啊。聪明的米米在离家的前几天晚上,给爸爸写了一封信,把暑假里和袁婆婆相处的事都告诉了爸爸,还把鸡毛毽特意压在了信封上。
  没过几天,拎着行李箱去上学的米米和爸爸再次在楼梯间遇到了袁婆婆,米爸赶紧催促米米:“跟婆婆说,过一周才能再见了。”袁婆婆格外高兴,连连回应。两家的关系正式破冰,大家的心里都无比敞亮。(任乐平/文 喻声著/绘)

关注未成年人网 陪孩子健康成长

编辑:肇恒璐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