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陆 | 注册

[育儿·互动乐园]表达和尊重,让亲子关系变成“铁三角”

发表时间:2021-06-23 14:17:00    来源:未成年人网
  来信:
  孩子爸爸平时比较忙,主要是我在带孩子,孩子也跟我很亲近,会主动表达爱。但对于爸爸,孩子则表现得有些颐指气使,不仅不听爸爸的,还会以命令的口吻跟他说话,让爸爸感觉很不受尊重,没有权威感。我想这可能跟我平时教孩子要直截了当地表达想法有关。怎么才能改善他们父子的关系?
  回信:
  看得出来,您在努力营造幸福和谐的家庭氛围,也关注到了父子的关系,是位很用心的妈妈。关于您目前面临的困惑,我曾请教过女儿,从出生到现在,她跟爸爸的关系一直很好。女儿回答道:“爸爸要爱孩子。”我又向朋友请教,因为她的儿子非常崇拜爸爸。朋友说:“妈妈要尊重爸爸。”他们的回答虽简短,却指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首先,是要让孩子感受到爸爸的爱——不是说教性的、严厉的、高高在上的,而是亲近的、温暖的、体现在行为中的。中国人的情感表达向来含蓄,尤其是爸爸对儿子,心里明明爱得不行,面上却喜欢绷着,怕失去所谓的“权威”。您可以鼓励先生放下身段和孩子坦诚聊天,爸爸逐渐走进孩子的内心,孩子也感受到原来爸爸欣赏他、尊重他、关心他。还有个办法,是安排“父子专属时光”,每周或者每个月固定时间,由爸爸陪伴儿子做约定的任何事情,父子间可以有专属的秘密,妈妈不得干涉。
  其次,是妈妈对爸爸的尊重。说话时,不管是否直接表达,也不管说的内容是什么,语气最能够反映出说话者的情绪和态度。您当着孩子的面和先生交流时,是欣喜、尊重、肯定、亲切,还是难过、不屑、否定、责备?妈妈对爸爸的这种态度,会真实地传递给孩子。他最亲近的妈妈都不愿尊重的人,他也会在潜意识中觉得,这个人不需要被尊重。
  第三,是爸爸比较在意的“权威感”。父亲在家庭中当然需要建立权威,但这种权威,不是命令,更不是让人害怕。父亲的权威感,来自山一样的形象,来自给孩子充足的安全感,以及榜样的力量。
  最后,我想强调,要改善父子关系,还有很多具体的办法,但上述几点是最核心的。期待听到您成功的消息。(《读者报·育儿周刊》执行主编 黄小容)

关注未成年人网 陪孩子健康成长

编辑:肇恒璐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