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 注册

[品格·榜样]二中小英才:有态度和温度的科研少年

发表时间:2024-07-12 14:43:00    来源:品格少年
  本期人物:周子靖、辛明卿
  成都市第二中学高一学生
  2024年“天府中学生英才计划”入围学生
  2024年“天府中学生英才计划”前不久名单公布,全省共有100位中学生获此殊荣,其中成都市第二中学有两名优秀学子入选。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成长故事。
  辛明卿:从小不知奥特曼
  辛明卿对计算机的热爱,源于小时候家里陈列的那些关于编程语言之类的计算机书籍,“虽然看不懂,但是感觉很高级”。辛明卿父亲不是IT人,但对IT很感兴趣,小辛耳濡目染,对科技充满向往。“我最爱看刘慈欣写的《全频带阻塞干扰》,对里面介绍的操作系统相当痴迷。”小辛的童年没有奥特曼,他的玩具就是电脑,但他不是去打游戏,而是去网站社区论坛捣鼓自己的系统维护和软件开发。
  父母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成就了辛明卿入选“英才计划”。自己捣鼓电脑多了,对于当下热门的智能软件也有自己的见解。“AI作为人类创造的工具,它注定是被人类使用,而不是反过来操纵人类。”这是他对AI的见解。至于ChatGPT,辛明卿则认为,它只适合为人类提供一些思路,其语言表达生硬,缺乏人类的温度和情感,不能完全代替人类。
  周子靖:我从失败中走来
  从小喜欢动手的周子靖,似乎一直与失败联系在一起。
  儿时,父母新买的电脑,没过两天主机就被他拆得七零八落,但又装不回去;喜欢玩乐高的他,没有独立拼过一个完整的,都是父母帮着拼好;六年级时参加乐高比赛,什么奖都没得到;初三时,直升高中的小周闲来无事,和同学一起组成3人小组,想做一个电磁炮,结果还是没有成功。
  但古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正是因为有了之前的失败,以及他的锲而不舍,才会有进入“英才计划”的成功。“每次失败后我都会总结,加上平时也爱看一些工程理论方面的书,有了这些理论,我的失败次数就越来越少了。”
  在学校的机器人校队里,周子靖是活跃分子之一,他动手的速度像他说话的语速一样快且灵敏。周子靖说,将自己的爱好升华为未来的职业方向,是很开心也很幸福的事情。
  未来:为己立身,为国立命
  周子靖未来的目标是西安交通大学的工科试验班(钱学森班),而辛明卿在去过四川大学后,似乎也有了归属感。
  周子靖主攻硬件,他一心钻研集成电路和芯片领域,希望自己能参与解决当前中国电子科技发展的瓶颈问题。“我很喜欢且擅长这个领域,我希望能够帮助国家突破‘集成电路’这一瓶颈,做点自己的贡献。”
  辛明卿主攻软件,他的师兄们正在研究“人脸识别”系统,其中有“伪脸甄别”的技术诉求。“现在很多软件都有人脸识别功能,但AI又能制造假脸,所以如何甄别真假脸是个难题。”辛明卿想攻克这一难题,让所有人不再担心“人脸识别”的安全问题。
  两位英才少年虽然主攻方向不同,但他俩在言语间都彰显出了这一代少年的家国情怀和使命责任感。(文/张怒涛)

关注未成年人网 陪孩子健康成长

编辑:肇恒璐    

推荐阅读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8-8696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