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人物:萧凯恩
中国香港视障歌手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
4月初,央视《感动中国》评选出2023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来自中国香港的视障歌手萧凯恩位列其中。这位从小就身处黑暗的姑娘,用自己的成长故事,为世界传递着光明。
从小失明 学钢琴被拒多次
萧凯恩刚满3个月时,被查出患有眼癌,双眼眼球被摘除。
上天关了一扇门,必将为其打开一扇窗。小凯恩失去了光明,却特别喜欢音乐,一首歌听上几遍,她就能跟着吟唱。
4岁那年,家里有了一张电子琴,她居然能弹奏出经典歌曲《Long Long Ago》。父亲在感动哭了的同时,也决定让小凯恩走音乐之路。
但作为视障儿童,学音乐谈何容易。5岁学习钢琴时,父亲找过好几个钢琴老师都被对方拒绝,因为在老师们看来,小凯恩不可能学会。“普通人照着乐谱可以边看边弹,但我不可以。”小凯恩说。她得先将乐谱转换成盲文,再通过摸谱和听录音的方式将整个乐谱背下来。“对我来说,最大的困难就是‘摸谱’,我要每个小节去摸琴谱,时间会比其他人多大概两倍,很难才可以弹完一首歌。”
越挫越勇,成为时代楷模
但小凯恩并没有被困难击倒。她有个人生信条:“一两次失败不代表永远失败,只要努力向前,总会有成功的一天。”凯恩从不害怕失败,弹错了就反复练习。
除了乐器学习,唱歌亦是艰难。凯恩10岁时报名合唱团,那天的考试让她记忆犹新。“其他的孩子一看到谱子就可以唱歌,我看不到谱子就一个字都唱不出来,当时觉得非常丢脸。”但小凯恩没有放弃,继续学习美声。她除了背乐谱、节奏和歌词外,还需通过盲文掌握中英意德法等多门语言,难度可想而知。
但正是凭借着这股不服输的精神,凯恩渐渐成长为香港乐坛的励志典范:2012年, 她被评为香港精神大使;2015年,她成为了香港第18届十大“再生勇士”之一;4月初,她入选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
她也成为首位考入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和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视障人士,20岁时她已赢得超70个音乐比赛奖。
她一直在为世界带去光明
在刚开始学习钢琴那年,小凯恩问过父亲一个问题:“看不见是不是就没用了?”被小凯恩称为“万能侠”的父亲只说了一句古训:天生我材必有用。
对于父亲当年的这句话,如今的凯恩有了自己的认知,“只要你努力,你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人”。心中有大爱的凯恩经常去中学和大学分享自己的故事,鼓励青少年们。
她还积极参加在香港、内地及海外(加拿大、澳洲、意大利、德国)的音乐慈善义演和文化交流活动,传递爱与信念,帮助残障人士重拾生活的信心。她甚至不怕艰苦和视障的不便,毅然来到内地一些山区当义工,教当地孩子学习音乐。
对于未来,凯恩还有更大的愿望,那就是开办一些音乐学校,帮助不同的学生追逐自己的音乐梦想,去实现自己更大的人生价值。(文/张怒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