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 注册

[品格·心理]透过镜头,看见不一样的学生

发表时间:2023-10-30 18:18:00    来源:品格少年
  毕业很多年后,我们或许会不再记得老师们讲过的知识点,但却一定会记得那些与他们相处的美好瞬间。在这样的瞬间里发掘学生的闪光点,正是教师这份职业的意义。
  拍照的仪式感
  生活需要仪式感,在每个感动的瞬间都需要纪念,相片是最生动的载体。
  我生于20世纪90年代,照相是那时最隆重的仪式感,翻阅相册也是招待做客家中的亲朋好友必备的程序。
  而在如今这个数码设备纵横的时代,手机和社交软件取代了相册的位置。
  仿佛大家都活在了百里挑一的照片里,但却再也体会不到那个拍照的仪式感所带来的那份感动。
  我是一个喜欢仪式感的人,是无法修改的拍立得的热爱者。在每个重要的时刻用一张拍立得来纪念,无论效果如何都不会再来第二次。
  那天是银杏染黄初冬的时节,又恰逢久违的阳光,我和同事约好中午去旗台边用拍立得纪念这份美好。
  学生的意外亮点
  拍照时,引来了学生围观。
  八班一个女生惊喜地说:“老师,我姐姐也有台这种相机!”然后她就像个小老师一样开始给其他同学科普。
  我很惊讶,因为这个女生是大部分老师口中的“问题学生”,总是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从没见过她这么积极。
  按下快门后刚拿到相机吐出来的照片,她又说:“要先把它放到包里,不然会曝光,颜色会变淡不显像。”
  我连忙照做,在她“讲课”的过程中极其配合,称赞不断。
  其他同学也对她表示佩服。整个过程中,我看到了她神采奕奕的一面。
  拍合照时相机该交给谁呢?最终给了一班一个特别乖的女生。
  “老师,我不会拍。”她说。
  “没关系,我教你,相信你会拍好。”我给予了她肯定。
  最终成像出来的相片构图大家都很满意。帮我们拍照的那个女生也特别有成就感,把相机递给我的时候,她说也想买一个拍立得。
  无法忘记的美好
  拍完照刚要转身离开,一个戴口罩的男生想出钱请我给他拍照,他的眼睛特别的明亮。
  “好!老师给你拍,不要钱。”我说。他很感激,一直说:“老师,我会永远保存好这张照片的!”
  返回教室的途中,同学们还对这一场银杏树下的摄影意犹未尽地讨论着。多年之后再翻阅这几张照片,我相信无论是谁,一定会记得那个阳光明媚的中午,那个阳光灿烂的银杏树下,被围观的那场美好。(文/王力 成都第十八中学教师)

关注未成年人网 陪孩子健康成长

编辑:肇恒璐    

推荐阅读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8-8696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