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 注册

[品格·书影]教室里的永恒话题:爱与尊重

发表时间:2023-10-30 18:09:00    来源:品格少年
  《自由作家》
  导演:理查德·拉·格拉文斯
  主演:希拉里·斯万克/帕特里克·德姆西
  国家:美国
  从大部分有关教师的电影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好老师首先是爱学生的,同时,他们也懂得去尊重每一个不同的个体。为这样的老师点个赞吧。
  203班来了艾琳老师
  203班,一个“问题学生集中营”,这里的孩子来自不同种族的底层家庭,他们长期生活在充满矛盾、冲突的环境下,于是也“继承”了从社会或家庭传下来的暴力和仇恨。
  学生之间看不到团结友爱,只有相互斗殴,相互歧视,帮派林立。他们冷漠、自私、充满偏见,每天虚度光阴,把学校当成迈入社会前的游乐场。
  这样的班级或许是每个老师执教生涯的噩梦。
  但艾琳来了,一位有情怀有爱,但没有任何教育经验的年轻女教师,一头闯入了他们自封的世界。
  艾琳老师的“手段”
  起初,学生们拒绝听艾琳老师讲课,说:“你根本不了解我们。”确实,远离他们生活的文学作品就像是一个笑话,毕竟这些孩子光是活下去就用尽了力气。
  于是,艾琳试着去了解他们。她组织了一个融入彼此的游戏,询问有哪些孩子曾遭受过枪击,加入过帮派,受过不公正对待……
  毫无疑问,艾琳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普通的调皮捣蛋,而是整个社会的,尤其是下层社会中的激烈矛盾。
  艾琳给每位学生发了一个日记本,让他们记下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期望的未来,给学生们一个表达的出口;带他们去参观其他城市的大屠杀纪念馆,了解偏见、种族歧视带来的巨大灾难;还为他们买来有关帮派的书和《安妮日记》,从他们关注的事情出发,让他们去了解和探索更多的真相。
  艾琳将学生们的心带出底层街区,领上更广阔的舞台。
  当一个人有了信念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或许会受生活环境的负面影响,成为大家眼里的坏学生,但这个世上一定不存在天生的坏学生。这是艾琳的信念,也是她帮助学生的动力。
  在艾琳的努力下,学生们解开了自己的心结,重新拾起对生活的期待。他们把自己的日记打印出来,准备出版成书。虽然他们并不确定是否真的可以出版,但是,那又有什么关系。
  艾琳成功让203班成为了一个家,她不仅教会学生基本的道德准则,也让他们学会与别人和解,与自己和解。
  一位优秀的老师能从现实出发,看到每个学生的内心,或许他们有难以疗愈的过去,或许他们正在现实的困境中,或许他们正陷于贫穷,或许他们缺乏自信……但只要找到问题,就能解决问题。一位优秀的老师,一定是一名坚定不移的理想主义者。
  知否
  写下自己的心灵之音
  电影改编自真实故事《街头日记》,这本书正是这群学生所写,它记录着他们曾遭受的暴力、无家可归、种族歧视,以及改变人生的希望。《纽约时报》评价道:“他们写下心底的纠结、希望、恐惧和愤怒,消除各自心灵的隔阂,一步步走近靠拢,彼此关照,学会承担,直到脱胎换骨。”(文/王木木)

关注未成年人网 陪孩子健康成长

编辑:肇恒璐    

推荐阅读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8-8696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