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 注册

[品格·家教支招]当儿子行为变得神秘时

发表时间:2022-07-12 09:31:00    来源:品格周刊
  前段时间,二年级男生叮叮在父母的眼中变得神秘起来:他总是关在房间里摆弄着什么,当家长打算去一探究竟时,他就赶紧若无其事起身,装作什么也没发生。直到有一次妈妈打扫卫生,才“牵”出一桩大秘密。
  原来,叮叮做了一件不太好的事——他每天都会把班级招领处的橡皮、尺子和铅笔一类的文具拿回家,偷藏在盒子里,当作“百宝箱”一样把玩。妈妈吓坏了,这情况往严重里说,可是有“偷拿”嫌疑啊。
  叮叮的父母一商量,按捺住了要揍儿子一顿的冲动,打算先摸清儿子的想法,再帮他改改这个习性。他们也听说过,不要随意给孩子贴上某种标签,所以就上网看了一些相关的教育观点。一则“紫格尼克效应”吸引了夫妇俩的注意——某人为了达成自己的企图,内心就有一种动力驱使自己去做某件事,以此获得满足。可是,叮叮并不缺文具,他到底是什么心理呢?
  妈妈决定拿出箱子,和儿子好好谈谈。起初,叮叮很惊恐,生怕挨打。但爸妈并没生气,而是告诉他:“这些东西都有它真正的主人,不能随意拿。”然后趁机给孩子解释物权道理,叮叮点头应允。在父母的耐心询问下,叮叮回答了父母的疑问:“我不是有意要拿人家的,只是每天挑一样好玩的东西回来,感觉很有乐趣……”
  原来,不善言谈的叮叮,是通过每天挑选招领物来获取乐子!当父母知道这个缘由后,开始格外关注儿子的心理,他们极力发掘孩子的优点,并及时表扬:“你的字写得真棒!”“你今天的计算简直完美!”“你的餐桌礼仪真是没得挑!”……
  让人惊喜的是,有了父母的鼓励和关注,叮叮的“百宝箱”里,再也没出现过学校的物品了!(任乐平/文)

关注未成年人网 陪孩子健康成长

编辑:肇恒璐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