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陆 | 注册

[品格·故事]沙漠里种树的老人

发表时间:2021-03-15 09:32:00    来源:未成年人网
  每年的3月12日是中国的植树节,这是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节日。
  那么,你有没有亲手种下过一棵树?或者在网络上种过一小片树林?有这样一位老人,在戈壁沙漠种了18年的梭梭树,他就是年近70岁的图布巴图。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日乃噶查,地处我国北方沙尘暴沙源地之一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这里自然环境恶劣,前一秒钟还晴空万里,转眼就会有狂风席卷着砂石铺天盖地而来。可就是在这样的沙漠中,有一位老人种下了4000多亩的梭梭林。
  2002年,图布巴图退休,他和妻子每个月共有一万多元的退休工资,本可以享清福的他们,却决定与沙漠展开旷日持久的斗争。周围的人都不理解夫妻俩,可图布巴图心里却有一个结:他是土生土长的古日乃人,现在的古日乃沙漠化严重,村民都已搬走,可他却深深记得自己的家乡过去也是一片绿洲。在蒙古语中,古日乃就是“水草之地”的意思,图布巴图想要把古日乃变回过去的模样。
  图布巴图向村里提出申请,签订了一个简单的合同,他又从银行里取出自己的全部积蓄近5万元,购买了40多捆铁丝网,拉起了一道总长10公里的围栏,面积达2000多亩,为来年开春购苗栽种做好了准备。
  梭梭苗每年最佳的栽种时间是初春的头10天,太早气温过低,幼苗无法成活,迟了幼苗就会发芽,不再适合栽种。夫妻俩要抢着时间栽种,图布巴图先用铁棍把地上的干土拨开,再用铁棍在湿土上用力地插……打出一个深半米的洞,要用铁棍抽插数10次。洞打好后,再把梭梭苗放进去,才能刚好将根部掩盖住。打洞非常费力,图布巴图每打好一个洞,妻子陶生查干就赶紧插好梭梭幼苗,然后,填沙、浇水。
  对于图布巴图来说,最难的还是水的问题。一棵梭梭苗浇一次就需要五六公斤的水。最开始,他们用压水机抽水,老伴儿一瓢瓢舀到水桶里,一桶水约4公斤,图布巴图手提肩挑,担水浇苗。
  后来,图布巴图实在担不动水,便买了一辆摩托车,可是摩托车在沙地里很容易损坏。他又改用毛驴运水,一次牵3头毛驴,一头驮10桶水。直到2016年,图布巴图拿出积蓄修了一口50米深的水井才解决了灌溉水的问题。夫妻俩又请女婿把摩托车改装成沙地摩托,一次可以装48桶水,这样的摩托也被图布巴图骑坏了6辆。
  种树不仅费时费力,还需要金钱的投入。老夫妻本来可以用自己的退休金生活得很好,可这些年来,他们却省吃俭用,为买树苗、网围栏、浇水车、买汽油等投入了80多万元。用图布巴图的话说:“我们的钱都在沙子里。”
  风沙侵袭,夫妻俩的鞋子穿3个月就坏了,衣服穿一年就会破,脸上手上也常常开裂,但梭梭树却越长越大,越种越多。
  2009年,图布巴图因病住院,可他病情刚有好转就立即回到梭梭林,照顾自己种下的这片林子。2012年,妻子陶生查干重病,好不容易救治回来,直到2014年才能歪歪斜斜地走路,可她一能走动就跟着丈夫图布巴图去种树。荒无人烟的沙漠里,两个小小的身影相互搀扶着,守望着这片梭梭林。
  在图布巴图夫妇种下的梭梭林里,有两棵紧挨着的梭梭树,一棵高大粗壮,一棵苗条婀娜,图布巴图给它们取名为“夫妻树”。他说:“这两棵树就像我和老伴,谁也离不开谁,更离不开这片林子。将来我们不在了,还有它们替我们守望。”
  如今,图布巴图夫妇的付出有了回报:在巴丹吉林沙漠的边缘,奇迹般地出现了连片的梭梭林,阻挡了沙漠化的脚步。图布巴图夫妇植树治沙的举动影响了许多当地的年轻人,他们也成为志愿者参与到植树中。图布巴图夫妇的梦想是将梭梭林扩大到一万亩,让古日乃重现绿洲,重现他记忆中儿时的美景。
  品格呈现:坚持
  做事善始善终,以获得目标实现的快乐。
  梭梭树是巴丹吉林沙漠最抗旱的植物,它们坚韧、顽强、奉献,是沙漠的保护神。
  图布巴图夫妇也像是两棵守护在沙漠边的梭梭树,他们让荒滩有了生命,坚守着自己的家乡,为了心中的绿洲梦而坚持着,昼夜不舍地付出着。他们的坚持让我们感动,也在我们的心中播种出绿色的希望。(《品格周刊》)

关注未成年人网 陪孩子健康成长

编辑:肇恒璐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