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陆 | 注册

[品格·榜样]不喜欢的路,宁远重头来过

发表时间:2021-06-21 11:52:00    来源:未成年人网
  第一次考上大学,看着周围的同学谈论着他从未触及过的话题,穿着他不敢奢望的名牌,在人群中他是那么的格格不入。失意的他选择退学重新参加高考,这一次他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没再被“身外之物”所影响,只想努力做一个更好的自己。一路走来,他的内心已无比强大,这是一个只属于杜青云的故事。
  小镇做题家
  在湖南省张家界一个小乡镇,杜青云是有名的“神童”。4岁上小学,成绩名列前茅,父母外出做客,总把他带在身边,因为可以收获亲友的赞誉: “你家孩子真棒!”不过,杜青云的父母远比仲永的父亲有见识,把儿子送去了省城长沙读高中。长郡中学是湖南省重点高中,高手如林,在这里,杜青云才发现自己太普通了,在省城长大的孩子,有的早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有人能快速做出各种竞赛题。杜青云不但没有这些优势,连成绩也很平平。好在失落之余,杜青云有一颗不服输的心,他规定自己,考得不好就不许吃饭,把吃饭的时间节省出来学习。他告诉自己:我没有别的东西,只能靠分数去超过别人。
  三年磨一剑,2016年高考,杜青云一鸣惊人,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录取。望着校园内红彤彤的喜报,杜青云感觉自己达到了人生的巅峰,他清楚地记得高中老师说过的话:“上了大学就好了。”这话有两层意思,一是 “上了大学就没这么累了”,二是“上了大学就有了好人生”。他以为以前成绩、特长不如人的自卑感,到了自由的大学校园,都不再重要,就这样,杜青云豪情满怀,憧憬着在全国最顶尖的学府大有所为。
  大学的边缘人
  2020年6月,在豆瓣的“985废物引进计划”小组里,杜青云开始连载在北大的经历,取名为《此外的少年》。此前,作家江南写过一本名为《此间的少年》的书,取材于自己在北大的求学生活。杜青云则认为,在北大的三年,自己被隔绝在所谓“美好”的大学生活之外,并最终选择了退出。他并非个例,每年各个高校都有一些学生不能正常毕业,他们怀揣对未来的期许走进高等学府,却由于各种因素偏离了预期轨道。
  考上北大是2016年,杜青云16 岁。他喜爱的诗人海子在相似的年纪进入北大,并收获三种幸福——这也是当时的杜青云对大学的期待。但是不适感在他刚到大学就显现出来:同学们聊天的内容他几乎从未涉及过;同学们身上穿的名牌他想都不敢想;甚至是线上选课他都一头雾水…… 偌大的校园,没一个朋友可以交谈,为了融入集体,杜青云加入了骑行社团,花钱买了辆旧自行车参加拉练,一位学长见他的车太老旧,借给他一辆新车,杜青云很开心,痛痛快快地骑了一番后小心归还,可回到寝室,却发现学长在朋友圈吐槽:“现在的人都这么对别人的好意吗?以后再也不会随便给人借东西了。”原来,车子的骨架上沾了黑色的污渍,链条也没保养。心里充满自责与后悔的杜青云无颜见学长,退出了社团。在大学环境中,杜青云渐渐成为了游离在外的边缘人。
  大学梦碎
  杜青云觉得自己除了会考试,简直一无是处。内心充满了屈辱的杜青云开始堕落。他把自己关在寝室里打游戏,不愿意上课。就连最擅长的考试能力也已丧失,到大二下学期,已经挂科了五门课,他强迫自己坐回书桌前,可每一个字句读起来都艰涩无比。“挂得足够多了,就再也没有补救的欲望。”杜青云说。那之后,他的心态更加崩溃,想着重修也未必能通过,便又回到整日打游戏的状态。
  三年过后,杜青云再翻开自己当时的朋友圈,想找找大二、大三的生活记录,发现那两年几乎没留下什么痕迹,连分享记录生活的动力都没有了,偶尔分享图片,也是凌乱的构图和灰白的配色。大三开始前的暑假,他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确诊为中度抑郁。杜青云用“自暴自弃”形容自己后来的状态,偶尔去上课,他也无心听讲。大三上学期,他只通过了两三门课的考试,到了下学期,杜青云不顾父母的强烈反对,办理了从北大退学的手续。那天下着小雨,杜青云拿着盖好了章的退学申请表,回寝室收拾东西。寝室里空荡荡的,室友们都出去玩了。杜青云一个人默默走到车站,离开了北大,没有回头看一眼。
  找对方向 直面人生
  杜青云刚回老家,就有人说他沉迷游戏,成了网瘾少年,挂科被劝退;有人说他能力太差,除了考试什么都不行,被迫走上退学的道路。但杜青云什么也不说,他不再回忆北大的日子,也没有给自己太大压力,而是沉下心来认真思考,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他每天按照自己的节奏制订学习计划,上午刷理综卷子,下午刷语数外卷子,之后再看看书拓展视野。因为本身基本功扎实,苦读一年后,杜青云又干脆利落地考上清华。这一次,他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填志愿时他没有再像上一次听从父亲安排,而是依自己兴趣选择了清华大学新雅书院。
  第一年上通识课,第二年再分小专业,准备选心仪的政经哲方向。差距依旧存在,但是他再也不会羡慕别人可以身穿名牌,在他眼里,现在再光鲜,花的也是父母的钱,能靠自己赚钱,才是最重要的。大城市的同学见多识广,但他也不再自卑,而是学会夸奖别人的同时也不妄自菲薄:“你这种方法挺好的,但不意味着我的方案比你差,我的也有一定道理。”人际交往上,他也不再逃避。哪怕只是静静地倾听,也尽量“去观察年轻人们都在想什么,我能不能学到什么”。如今,已在清华1年的杜青云,终于明白读书是为了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人和人的差异才构成了五彩斑斓的世界。从学业到心理,杜青云自我拯救,走回阳光下。相信在大学剩余的3年中,他一定会找到未来更清晰的方向。(文/李彦衡)

关注未成年人网 陪孩子健康成长

编辑:肇恒璐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