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陆 | 注册

[品格·班会]做新时代的“国潮”少年

发表时间:2021-04-30 14:26:00    来源:未成年人网
  无论是屈原在《离骚》中呐喊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还是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告诫的“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精神和生命哲学。灿烂的中华人文精神可谓是我们提高美学素养,满足做新时代懂“美”的少年要求的课本之一。
  如何感悟文化,成为一位“国潮”少年?在很多人眼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遥远的、无形的,要想正确对其有所感悟也绝非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比如中国民族音乐,给人的感觉就是各种音调唱腔的穿插,甚至没有兴趣走进艺术厅去听音乐会;看到泼墨山水画,抽象的线条无法看懂,更别谈解构画中意境了;织布、耕作、庆祝各种节日,根本不了解背后的真正文化渊源。其实,这些都不是问题。当文化逐渐从小众变得大众、从远变近的时候, 关于如何品味的问题,才是值得关注的。
  重在“感”和“悟”
  要想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并不只能停留在知其形的程度,而要勇敢探索文化背后的历史深度,甚至能尝试对其进行更多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并能将文化背后的人文智慧运用在生活中。这才是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
  美学家和艺术史家贡布里希有个著名的观点: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意思就是,艺术只是艺术家眼中的世界。每件艺术品也都是艺术家表达情感的体现物。
  在感悟文化的过程中,“读懂”其背后的真正含义略显浮夸,更多的应该是体验这些文化传达给我们什么感受和启发。想要拥有“感”和“悟”,不妨从理性和感性的角度来进行:
  理性思维告诉我们,要想拥有“感”和“悟”必须先“知其然”。比如通过查文献资料、看相关影片、请教专业人士等方法,提前了解即将学习的文化内容,再在过后的体验中深入了解、加强印象,才能“知其所以然”。
  感性思维告诉我们,要想拥有“感”和“悟”,需要在脑海中尽量回忆你参与其中时的直观感受。可以是从未接触过的谨小慎微,可以是参与其中的快乐,也可以是震撼、恐惧、不可思议……最后,通过回忆中的感受,得出你的收获。这些感悟或是一种“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别趣,也可能是“一千个哈姆雷特”的体会,但这些都是走近文化的一种实践。
  大胆尝试,融入其中
  参与文化体验中最容易忽略的环节,就是利用身边的文化资源,切身实地去探索、体验文化。
  其实,不管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文化,都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课堂外,我们游学、鉴赏,名胜古迹、风土人情、音乐会都是一次文化体验;课堂内,学习知识,搞清文化背后的社会背景、科技水平以及政治环境等客观事实,以此为体验基础。
  比如:合理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最有代表性的中华优秀非物质文化清单。它将那些没有办法通过物质承载展现的文化逐一列出。其中,国家级名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十大门类,分别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每个代表性项目都有一个专属的项目编号。(李雯利 《品格少年》)

关注未成年人网 陪孩子健康成长

编辑:肇恒璐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