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郑宅初中开展“拜师礼”活动
拜师礼现场
未成年人网浙江讯(王聪聪 吴勇武)11月17日中午,初冬的暖阳驱散了往日阴霾。浙江省浦江县郑宅初中的小广场上,有一道别样的风景线:五位教师代表身着汉服,学子代表们身着汉服,这不是穿越,也不是拍戏,而是举行郑宅初中第二届传统拜师仪式。 其实,这场特殊的拜师仪式,在美味的早餐中就已经埋下伏笔。因为,早餐的粥中,已经放入莲子和红枣,寓意“苦心教育”和“早早高中”,让学生口齿留香。 “北宋时有个叫杨时的进士,学问很高,深得老师程颐的喜爱。一天,杨时和学友因对某个问题有不同看法,就一起去程颐家……”小主持人焦凤林同学深情地讲述了程门立雪的故事,正式拉开了拜师仪式的帷幕。 尊师重道,是我们中华民族千古传承的美德。身穿汉服的学子分成三列入席,正衣冠以示尊重;再是身穿深色汉服的老师入席,学子为师者呈上“拜师帖”,敬献束脩六礼:首先向老师献上芹菜和干瘦肉条,芹菜寓意“勤奋好学、业精于勤”,干瘦肉条则用来表达学子的心意;其次献上莲子和红豆,莲子心苦,寓意“苦心教育”,红豆则含有“鸿运高照”之意;最后献上桂圆和枣子,枣子寓意“早早高中”,桂圆意在“功德圆满”。学子一拜曰“师道尊崇,立人立德”,二拜曰“传学授业,教化解惑”,三拜曰“感念师恩,天地为鉴”,随后师者回礼,逐一拥抱学子,并为学子点砂启智。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借用《弟子规》中的“余力学文”,学子们再次向老师表达弟子心意。最后学生代表将手中的秧苗种于花盆中,放于“麟凤”石前,悉心照料,待日后抽出新芽,鞭策自己勤奋学习,成为才华出众的国之栋梁。
关注未成年人网 陪孩子健康成长
编辑:杨潇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