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石河子一小一(3)班多彩活动丰富暑假
爱心义卖
趣味活动
一年一度的暑假总会给孩子们留下难忘的回忆,但是在石河子第一小学一年级(3)班王老师以及其他几位家长眼里,暑假期间多让孩子参加一些实践活动,融入社会去学习一些课本上所没有的知识,通过参加实践活动锻炼孩子的能力,同时提高孩子们对社会的认知能力才是比较重要的。大家一拍即合,暑假走进福利院奉献爱心、学习扎染感受传统文化、参与义卖体验别样生活……。一起让孩子们渡过了一个丰富多彩、健康文明、愉快安全的别样精彩暑假。
扎染中 “体验”传统文化
扎染古称扎缬或者染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同时也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7月18日上午,一(3)班的35名小朋友,来到了石河子童创艺术学校,在一次特别的手工课上体验了神奇而古老的中国传统染色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染,
每个孩子面前都有一套颜料和白衬衫,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帮助下,孩子们用各种方式、手法将绳子紧紧扎在白布上。有的捆成了长尾巴,有的裹成了粽子,有的像蝴蝶结,有的四角扎起像朵花儿。接着,孩子们用小毛笔在自己的布上涂上自己喜爱的颜色,每一件作品都别具风格、各有韵味。孩子们用心制作的作品,经染色后色彩丰富、图形各异、富有童趣,有的举着衬衫向伙伴和老师炫耀,有的乐颠颠的带着作品跑去和家长合影,有的又埋头开始新的创作。一时间,宽敞的制作间彩衣挥舞,笑声连连。
“大家快看,我的最漂亮!”王昱萱同学正忙着四下里展示自己的作品,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看到几个同学没有做好,热心的石博仁同学总是会在最关键的时候出现,孩子们之间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也得到了最好的展现。
“我们希望以扎染为切入点,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文化传承的种子,培养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将发扬非遗文化的理念融入在孩子们的基础教育中,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活动发起者冉可莹爸爸语重心长的说。
相信,这次奇妙的暑期艺术之旅,带给孩子不一样的传统文化体验。五彩的颜色必将为他们的童年更添一抹色彩。
福利院里“奉献”点滴爱心
“下周一,十点半准时到福利院门口集合,孩子必须有家长带领,人数在20人以内”一条微信里的倡议得到了孩子和家长们的积极响应。
7月25日,一(3)班的17名孩子又走进了石河子福利院,探望福利院孩子们,送上了一份爱心,增添了一份温暖。
来到儿童福利院,负责人把志愿者们带到了孩子们平时学习与生活的地方,同龄孩子们一张张稚气的小脸印入眼帘,让人顿生怜爱之情,大家把带来的礼物发给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孩子们高兴地接过我们的爱心礼物,用笑容表达着喜悦及感恩之情,看着孩子们可爱、真诚的笑脸,大家感到无比的欣慰。
“这个小汽车漂亮,这个梅花鹿好看,做的真漂亮,真不敢相信是他们做的,我要是也能做出来就好了……”。在“希望之星”手工活动室,这些由智力有缺陷的孩子们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让人惊讶、感动,家长和孩子们自发购买了部分手工艺品。
通过此次活动小朋友们献出了爱心,收获了真诚,更学会了感恩,只有奉献爱才能更好的收获爱,世界需要爱,社会需要爱,人与人之间更需要爱,希望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我们的奉献爱心活动中来,让爱心永远传递。
广场上“感悟”义卖艰辛。
寓意平安的串珠苹果、象征爱情的串珠玫瑰花、祝福吉祥的串珠摇钱树、精致的十字绣……。7月29日晚上10点,小朋友们和家长一起将福利院购买的手工艺品摆在了在游憩广场上,开展了“携手福利院手工艺品义卖”活动,得到了众多爱心人士的支持。
“虽然贵了一点,但是太精美了,他们真的不容易!”一位市民说,自己的经济状况并不算好,但能帮助小朋友们为孤残儿童献出一份爱心,感到十分欣慰和快乐。有市民甚至出价几倍、十几倍的标价,为的就是把这份爱心传播。
“第二次在音乐广场时,天突然下起了小雨,我们担心孩子们淋坏了,劝他们赶快收拾回家,但是看着没有出售完的物品,孩子们一个都没有说要走,一直再坚持,把袋子顶在头上坚持叫卖,那一刻我感觉到孩子真的一下子长大了”说起这段经历时,任心怡的妈妈总是那么的兴奋。
第一次4人卖了1049元,第二次7人卖了806元,所有的义卖款全部转到了社会福利院的孤残儿童。看到自己的辛苦所得,小朋友们数了一遍又一遍,个个乐的合不拢嘴,付出的是艰辛,但收获的根植于内心之中的快乐。
卖报歌中“增长”自我才能
“阿姨,买一份报纸吧,我们在进行勤工俭学”、“叔叔,今天的报纸有最新的新闻”、“姐姐,来一份报纸吧,一元一份”……。刚开始是兴奋的,但真的去面对陌生人推销报纸时,还是有些吃力的。特别是被拒绝时,心情突然很失落。一次次的拒绝中,孩子想放弃,在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和引导下,孩子重拾信心。
卖出第一份报纸时,孩子看到了曙光,有了成就感,找到了办法。一次次的被接受被支持,孩子变得更开放更自信了。从刚开始的羞涩到最后的主动转变,孩子一直在坚持,早卖完的孩子帮助没有卖完的孩子,齐心协力,直至卖出最后一份报纸。
7月29日上午,部分家长和孩子一起来到了游憩广场,通过现场义卖来丰富自己的暑假生活。尽管当天气温高达38度,炎热的天气并没有阻碍孩子们的暑期实践活动,不到半小时300份报纸就销售一空。
据本次活动的组织者朱薪逸的小姨介绍,为了锻炼孩子的吃苦耐劳精神,体验父母挣钱的不容易,我们策划了此次活动,一份报纸六毛,卖一元,挣四毛,可以和孩子算算账,鼓励鼓励孩子。
据悉这300份北疆晨报是家长自发购买,活动结束以后14名学生共计收入120元钱,平均每人不到10元,虽然钱不多但是孩子们还是比较有成就感,他们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同时提升了自信心。据孩子们介绍,他们想将自己的义卖所得开学以后奉献给班级,为班级添置一部分书籍或者劳动用品。家长们表示本次义卖报纸虽然钱不多,但这次活动的经历对孩子来说是一份珍贵的精神财富。
懵懂的心追逐梦想,七彩的童年期待成长。石河子第一小一(3)班孩子们的暑假生活中,或许是因家长的有意安排,又或是点滴而又微小的生活体验,无论是什么原因,稚嫩的他们选择勇敢踏进社会,且行且成长, 孩子们的自信心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实践活动也让他们的暑假变得更加精彩。相信在以后的人生路上,这段经历对他们来说将会是一笔宝贵财富。
关注未成年人网 陪孩子健康成长
编辑:杨潇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