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 注册

[育儿·智慧父母]作家、翻译家薛舟:不鸡娃 不内卷 和女儿一起行走中国

发表时间:2022-04-25 09:45:00    来源:育儿周刊
  2017年暑假,薛舟在学校门口接到大女儿后,便同妻子和小女儿一起,赶往下一站,不过他们要去的不是补习班,而是200公里外的河北沧州博物馆。如同之前的每个假期,薛舟家的“边走边看历史课”又开始了。
  沧州只是第一站,此次薛舟全家在外旅行48天,行程长达18000公里,游历了甘肃、新疆和四川等地,参观博物馆78家,直到开学前,他们才回到北京。
  2018年暑假依旧如此,他们又参观了80家博物馆。
  2019年暑假,全家一同入藏,使小女儿在上学前圆梦打卡了中国内地所有省份,而大女儿也故地重游了多个省份。
  2020年因为疫情,他们以海滩休闲为主,“顺便”参观了30家博物馆。
  2021年,他们依旧在路上。
  过去10多年里,薛舟夫妇利用假期带着两个女儿走遍了31个省份,行程近18万公里,参观了上千家博物馆和历史遗址。
  一
  薛舟说:“我们家旅行就是大火猛煮,多走多看,回来后文火慢炖,慢慢消化。”每次出发前,薛舟都会规划路线,确定沿途古迹,然后提前和孩子聊聊背后的故事。一次回老家,薛舟预告了会路过诸葛亮故居,恰好小女儿刚读完《三国演义》,视诸葛亮为偶像,因此十分期待。不料到达时,赶上景区休息,小女儿失望地大哭,薛舟赶紧联系管理方,对方听说后,表示马上开门,小女儿这才破涕为笑。
  参观博物馆前,薛舟会选择一两件有故事的文物,提前讲给女儿们听。之前,参观丝绸之路展,薛舟先给孩子们讲了“小河公主”的故事,又找来地图把楼兰古城和罗布泊的位置指给她们看,还共读了楼兰相关诗歌。参观时,薛舟本以为孩子们会惧怕干尸,谁知她们扒在展柜前看了又看,到下个展厅后,又跑回来看了很久。对于故宫这种内容丰富的博物馆,薛舟则会提前研究资料和地图,带着女儿这次走“神兽主题游”,下次走“帝王生活游”,就像反复阅读一本好书,孩子每次都有不同的惊喜与收获。
  平日里,薛舟常和女儿一起回忆旅行经历,聊起自己最感兴趣好看好吃好玩的,孩子们总是眉飞色舞的。同时,薛舟常带女儿在饭桌上“翻找历史”,看看哪些食物是丝绸之路引入的,哪些食物是哥伦布带来的,孩子们抢着回答,玩得不亦乐乎。
  薛舟说“兴趣不是天生的,是在旅途中捡拾的,更是在生活中培养的,有些事多看多聊,孩子自然就有印象,而这些种子会在孩子心底慢慢萌发。”
  二
  有人问薛舟:“一个暑假逛几十个博物馆,孩子都有兴趣吗?知识都能记住吗?”薛舟表示,美食、美景、娱乐才是旅行的主角,博物馆与古迹只是穿插其中,旅行不能当课上。当孩子没兴趣时,他会让她们自己随便逛逛。而且,薛舟不奢望孩子能记住所有知识,他说:“家长不必太急功近利,认为花了时间和金钱,就要把知识都硬灌输给孩子,大人教大人的,孩子忘孩子的,只要留下零星记忆,那就是收获。”
  多年来,薛舟从没给孩子报过补习班,之前是爸爸觉得见识比知识更重要,后来是孩子自己认为不需要。薛舟说:“我们行走全国,从没占用过孩子上课时间,她们也会自觉完成暑假作业。”
  薛舟的大女儿兴趣广泛,曾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舞蹈和钢琴也取得了专业等级,还曾在报纸上开辟旅游专栏。小女儿则对历史很感兴趣,小小年纪就读过四大名著、《东周列国志》等书籍。薛舟说:“陪伴孩子的这些年,我也相当于多读了好几个本科,感谢她们带着我二次成长。”
  家教风向标
  正如美景常在途中,孩子的成长也在点滴之间,有时我们不必太在意结果,而应该多关注过程。当我们真正做到用心陪伴孩子,引导他们打开视野后,他们自然会找到前行方向,绘出最美的人生风景。(文/高川)

关注未成年人网 陪孩子健康成长

编辑:肇恒璐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