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 注册

[品格家教·家教故事]关注情绪,给孩子一个“过渡期”—— 一位90后母亲的育儿观

发表时间:2024-11-15 16:56:00    来源:品格周刊
  彭雅琳是个灵动可爱的小女生,就读于成都市圣菲学校二年级2班,她的妈妈是一位典型的90后,她说:“接纳孩子的情绪,比单一地激励孩子更重要。”
  这位妈妈性情开朗,她坦言:“90 后渐渐为人父母,这一代人同样很靠谱。”女儿彭雅琳出生后,她尽心尽力照料之余,也有矛盾的心理:一方面她希望孩子快快长大;另一方面则希望这个小不点儿多在身边撒撒娇。但成长总是如期而至,彭雅琳很快成为了一名小学生。
  上学第一天,因为环境陌生彭雅琳竟然哭了!班主任及时关注了她的情绪变化,并把这一情况告知了家长。在老师的建议下,家长细心地询问了原因,还给她布置小任务,让她每天认识一个新同学,记住同学的名字,再问问她今天最开心的事是什么……很快,彭雅琳适应了新学校的节奏,开始期待上学了!
  “通过此事,我意识到孩子也是有情绪的,面对新环境会紧张、焦虑,要给孩子一个过渡期,允许她宣泄情绪,再慢慢抚慰和鼓励。”妈妈发现,在这个“过渡期”内,站到孩子的角度去感同身受,孩子更能表达出内心的各种情绪。
  “家长总是太善于说,太急于说,并且常常是带着指责和批评的姿态去表达爱,但我发现他们根本就感受不到爱……”发现这个奥妙之后,再遇到问题时,这位妈妈总是第一时间蹲下来,以同理心来看待问题。很快彭雅琳就感觉到了:“即使不小心犯错,爸妈依然是爱我的,改正就行了。”
  慢慢地,彭雅琳也能体谅他人的感受了。有一次,英语作业需要录视频上传,她很认真地完成了作业,结果爸爸却忙于工作忘了及时上传。她发现后,十分耐心地问爸爸为什么没有上传。爸爸解释了原因,并且主动向她道歉。她认真回复爸爸:“接受道歉,下次注意就行了。”
  彭雅琳的变化让家人感动,妈妈也心有感喟:“换个姿态对待孩子,孩子就能回馈惊喜。”(文/任乐平)

关注未成年人网 陪孩子健康成长

编辑:肇恒璐    

推荐阅读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8-8696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