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 注册

[品格·现场]大邑县银都小学与邛崃市南街小学开展品格教育成果推广交流活动

发表时间:2023-06-29 17:02:00    来源:品格周刊

  6月9日,“2023年成都市小学品格教育主题微班会课大赛(决赛)”在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西区)如期举行,活动旨在向青少年播撒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该赛课以品格教育为主要内容,参赛者从品格教育24个核心词中选择其一作为主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不同表现形式参与比赛,同时鼓励参赛教师做儿童哲学课的探索。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德育教研员周玫、武侯区德育与劳动教育研究所所长易琼、金牛区中小学德育教研员陈雪梅、锦江区小学德育教研员陈锐、高新区小学德育教研员吴少娟、成都市娇子小学副校长李静以及四川新世纪品格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余奎出席本次赛课。

  本次赛课活动在与会专家、参赛老师、观摩老师与孩子们的掌声中拉开序幕,主持人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儿童”的视角阐述了本次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成都东部新区周家学校张敏老师以“专注”为品格话题,从“老师说”这一游戏引发了孩子们的思考,通过“故事育品”“专心致志”“奕秋学棋”等故事,激发同学兴趣,课堂氛围高涨。
  四川天府新区合江小学刘芬芳老师带来了一堂以“专注”为主题的微班会,刘老师从课堂引入,带领孩子们“初识专注”,继而用游戏闯关的方式引导孩子感受专注。
  都江堰市团结小学胡娅老师用生动活泼的方式,改编了儿歌《小小花园》,引导孩子们“播友善的种子,开最美的花儿”。
  彭州市实验小学梁熙玲老师以“守时”为主题,带来了“做守时的小燕子”一课,梁老师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同学们从“小燕子”“歪歪兔”等形象中,意识到“守时是美德”的品格内涵。
  成都市新都区泰兴小学校王敏老师带来了“做时间的主人”一课,用“小拖拉”的故事,向孩子们传递“规定的时间完成好事情,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这一观点,引导同学们进行小组合作,帮“小拖拉”想点子,整个课堂以情境再现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学会“守时”。
  西南财经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的顾小兰老师以“我的时间我做主”为主题,以时间瓶为象征,引导同学们学会安排时间,在生活中做守时小达人。
  成都师范附属小学金堂分校的李颖老师以“诚实伴我成长”为主题,从狼来了的故事引入诚实的定义,设置诚实探秘间、诚实游戏间、诚实维护站、诚实领奖台,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带领同学们对诚实品格进行了全方位的了解、讨论和学习。
  成都市青白江区实验小学的曾靖老师以“诚实之花”为主题,运用空花盆、老牛、曾子杀猪的故事,采用情景式教学方式,引发同学们对诚实的思考,最后还辩证地看待了诚实的使用场景,当身处危险环境时,诚实要让位于安全。
  邛崃市文君小学刘倬宇老师导入了一组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对比照,诠释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价值观,将“爱国”品格深入孩子们的内心。
  成都市解放北路第一小学校王诗亚老师以“责任”为主题,阐述了“岗位与责任”的关系。
  成都市新津区黄渡小学的王春芝老师以“责任伴我成长”为主题,引导同学们从不同职业的责任去理解责任的含义,并结合大运会思考个体对集体的责任。
  成都市龙江路小学的余怡葶老师以“责任在我肩”为主题,创设不同情境,引用实际案例,与同学们探讨责任的重要性,和作为不同身份时应承担的责任。
  简阳市简城第一小学应明君老师以“每天坚持0.1”为题,把“坚持”这一品格给同学们做了呈现,鼓励孩子们直面困难、寻找方法。
  成都市盐道街小学的喻元钦老师以“我会坚持”为主题,设立小游戏,引导同学们在游戏中体会到坚持的意义,实践坚持的方法。
  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西区)的巫晨曦老师以“坚持一点点”为主题,用坚持小精灵海龟贯穿全程,引导同学们展开讨论,如何在课后四件事上做到坚持。
  大邑县北街小学的胡娟老师以“我能坚持”为主题,从游戏入手,带领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坚持的意义和法宝,养成生活中坚持的好品格。
  崇州市学府小学校杨枚老师从“主动”这一品格入手,用“天鹅一起来迁徙”的故事,阐明了主动会让大家的生活更美好这一主旨。
  蒲江县南街小学朱伟菱老师从诵读开始,向孩子们讲述了“宽以待人友爱他人”的道理,从三则故事着手,把“宽容”的品格诠释得生动有趣。
  成都市龙泉驿区实验小学百工堰校区代晓雨老师以“节俭”为主题,设置了“特别的午餐”这一议题,以动画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引导孩子们“珍惜树木、爱护环境、节约用纸”。
  成都市少城小学的康丹老师以“节俭妙招我‘碳’寻”为主题,从碳中和的角度入手,首先带领同学们理解节俭的品格,再从生活的情景中学习节能减排小妙招,养成节俭的好品格。
  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小学的高雪莲老师以“惜‘食’尚 行节俭”为主题,从校园和生活中常见的浪费粮食现象入手,采用情境创设引导同学们总结归纳节俭的具体落实,号召让节俭成为新时尚。
  成都市泡桐树小学蜀都分校的何靖老师以“观鹰眼 学明辨”为主题,用游戏和辩论的方式,引导同学们多角度看问题,在生活中习得明辨的好品格。
  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文艳老师以“勤劳”为主题,讲述了“勤劳创造生活美”的故事,她认为要定制个性化路径,培养孩子的勤劳品格。
  /专家点评/
  吴少娟老师从班会课的目的出发,表明了课程要立足于解决班级中发生的实际问题这一主旨,同时,课程要具备更高的价值取向,把品格融入具体的班会内容,在课程的层层推进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让孩子习得品格,有所感有所获。
  另外,在素材选择方面,吴老师表明应该明晰所使用素材的目的,在情境创设环节要做到真实可感,因此,素材的使用要到位,目标不能太“多”,要在微班会课程上解决“小”问题。最后,吴老师指出“借班上课”更要把握具体的学情,把品格与学段结合起来,训练孩子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陈雪梅老师总结了老师们呈现的几大品格,指出参赛老师在目标设计、内容选择、情景材料的设置上的用心。同时,她还就几堂典型班会课的不足之处提出了针对性意见,要求老师们增加背景分析、年级标注,深入挖掘材料,让价值观扎根内心,在生活中践行品格。

关注未成年人网 陪孩子健康成长

编辑:肇恒璐    

推荐阅读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8-8696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