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德元老师说,关系大于教育,如果孩子和成年人之间无话可说,教育也就无从谈起了。这让笔者想起了自己的老师,那些没能与他建立起良好关系的老师。如今回首过去,结合叶德元老师的观点,笔者对师生关系开始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没有边界的玩笑
我的初中班主任之前只带过两届学生,都被评为了优秀班级,我是他的第三届学生。开学第一课,他双手撑着讲台,笑着向全班宣布:我是你们的老师,更是你们的朋友。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讲台上严肃,讲台下却和同学们勾肩搭背、无话不聊。走近学生或许就是他带出两届先进班级的秘籍。
我不反感自来熟,但师生间没有边界感可能会好心办坏事。这不,大家熟络后,他经常会在同学面前以开玩笑的语气讨论我的体态。比如:你可以代表我们班跳天鹅湖,效果肯定很好。或许在他看来,开玩笑是关系好的体现,但于我而言,却感受到不被尊重。
玩笑由他起头,渐渐在班级里传开,我只能假意笑笑应付过去,毕竟在同学眼里,玩笑就只是玩笑,我如果表达不满,反而可能会被贴上矫情的标签。就这样,我戴着笑脸,承受了初中三年的语言冷暴力,变得不喜欢与他人主动沟通、产生联系,性格也沉闷了许多。
泾渭分明的冷淡
若说初中班主任是位没有边界感的老师,那么我的高中班主任就是一个边界感很强的老师。
他在课堂上很直白地对全班说:“学习是自己的事,你们有任何问题要主动找我,我是不会主动找你们的。你们最终考得好,或者不好,都与我没有直接关系,我不会因此得到奖金或受到处罚。我们的缘分就是这高中三年,过后你我皆是彼此生命中的路人。”
他的“开诚布公”让我松了一口气,认为自己不再需要戴着笑脸过日子了。于是,我配合他的教学工作,完成着每一项学习任务,课外从不主动惹事,好好扮演一名学生;他也准时上下课、及时评讲习题、传达教学任务,好好扮演一名班主任。
我和他之间,除了“各司其职”地扮演者学生和教师外,就再无别的关系了。
高中三年就这样十分平淡地走到了最后,没有不合时宜的玩笑,没有令人不适的冷暴力,但也没有丝毫留恋和不舍。我从他手中接过高考成绩单,看着他的笑脸,点头谢谢,转身便离开了这学习了三年的地方。
现在我已毕业多年,却从未有过回学校看看的想法,倒真是应验了他的那句话:三年过后,你我皆是彼此生命中的路人。
如果我那时能表达
不知从何开始,我发现自己少了很多人情味,这才恍然明白初、高中的经历对我的性格造成了影响。
我原以为初中受过的伤,在高中能够自我疗愈,却没想到种子一旦种下,就算没人干预也会茁壮成长。
我曾将所有影响我性格的过错,全归咎于我的初、高中两位班主任,在心底埋怨了许久。如今我步入了社会,经历了更多的事,认识了更多的人后,才明白,老师其实也是一名行走在教师路上的学生,他们也在学习着如何成为一名好教师,如何和自己的学生建立适当的联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双方共同维护,倘若当时我能向班主任表达自己心中的不满,告诉初中班主任他的“玩笑”让我感受到了不尊重;告诉高中班主任他的“泾渭分明”其实妨碍了师生关系的建立与形成,或许现在会是另一番结果吧。
观点
教育源自关系
叶德元老师为了和学生们搞好关系,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室里度过的,因为只有和学生们待在一起,听他们讲话,他才能理解学生们在想什么、关注什么、喜欢什么……也正因为叶老师的态度,同学们也十分愿意和他聊天,分享他们的生活。正是在这有来有往的关系中,叶老师化解了许多同学的心结、矛盾和困扰,给他们带去了关于人的教育。(文/王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