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 注册

[品格·随笔]自然而然的教育

发表时间:2023-04-28 17:46:00    来源:品格少年
  有一年,我带了一个初一新班。开学第一天,我点完名后按惯例给新生发了封自己写的信,表达我的期待与祝福。本来我可以请几个同学帮我分发,但多年的教育经历告诉我,如果由我亲自发信,或许发送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教育因素和教育契机。于是我对同学们说: “我念一个名字,就上来一位同学拿信。这样也方便我再熟悉一下大家。”
  我开始叫学生姓名。第一个被叫的男孩看上去很淳朴,上来时对着我傻笑,但显然没有礼貌的习惯,因为他单手接过我双手送过去的信,且没有说“谢谢”。我本可以立即就此对全班同学进行一番教育,但我相信,如果我那样做,接下来每个同学接信时都会很有礼貌,但第一个学生的面子将受到伤害。进入新集体的第一天就在全班同学面前被当作 “反面典型”,对他来说多么丢脸啊!于是我没有批评他,因为此刻,维护一个少年的尊严,比“教育”更重要。
  我继续发信。终于,发到第7个同学时,这位叫高微的小姑娘接过信后对我说:“谢谢!”我马上对大家说:“高微同学多有礼貌!对我说谢谢!”接下来每个同学拿过信后都对我说了“谢谢”。但依然没有一个用双手接。没关系,我继续等。到第11个同学时,黎娜同学用双手接过信。我马上对大家说:“大家看,黎娜同学更有礼貌,她不但对我说谢谢,而且是用双手接信的!”后面同学上来都是用双手接信的,整个过程约20分钟,我却进行了一次不动声色的教育。
  我本可在发信前跟学生说明礼貌,可那和我实际做法相比,并不是最佳方式:前者是基于批评的教育,后者是基于表扬的教育;前者是明显而生硬的教育,后者则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前者是说教式教育,后者是体验式教育;前者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后者则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己对自己的教育。这种自然而然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文/李镇西,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语文特级教师)

关注未成年人网 陪孩子健康成长

编辑:肇恒璐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