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随笔]悲伤来了,照顾好自己
发表时间:2022-06-28 10:11:00 来源:品格少年
3月21日,世界睡眠日,东航客机失事,世界无眠。
那些失事旅客的朋友看着手机信息里的“再见”,却是再也不见,亲人也等不到那一句“平安落地”。大家都在感叹意外和明天哪一个会更早到来,一个公共事件触及我们的内心,大家仿佛都脆弱了起来。这种悲观情绪并非完全无益,它提醒我们懂得珍惜,感恩活着的每一天。但除了悲观,我们还可以做什么?
记得5·12地震之时,我还是一个学前刊物的编辑,身在信息漩涡的中心,看着孩子们无助的眼神和四面八方涌来的关心,作为一个媒体人也是慌乱的。我不知道我所写的会不会给他们带来负面影响,我也不知道如何更好地帮助到他们。工作无助,内心不安。
于是我给一位仰慕已久的心理学家写了一封信,向她提出我的疑问:电视里有很多灾难现场画面,孩子们可以看吗?我们应该怎么对年幼的孩子谈灾难?志愿者如何去支援受到惊吓的孩子等等问题。没想到她很快回复我,感谢我提出了具体问题,说这些问题很有针对性,并在社交媒体广而告之,据说指导了很多不知道怎么办的人。
现在想来,很感谢年轻时的自己,其实当时并非我想解决别人的问题,而是我自己的问题。在我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一个宏大问题的时候,能提出问题,并向专业人士求助。她安慰到了我,我很惊喜,通过照顾好自己也帮助到了人——在那一段特殊的时期找到了价值和意义。
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即便是成年后的我们很多时候都无法把控情绪。前不久,我和表姐送走了表哥。告别至亲,悲伤、遗憾、内疚……什么情绪都有。我在某个早晨,一边开车一边痛哭:阳光这么好,我为什么却这样悲伤,我为什么没能多为他做一点?就像现在很多人感叹的那样,一定要珍惜身边每一个人。一种紧张感来了,恨不得马上回家陪父母吃顿饭,恨不得马上去拥抱自己的孩子。
珍惜身边的人,我们发于心不刻意,更重要的是,在悲伤沮丧时刻,照顾好自己,我给表姐推荐了咨询师,她通过两次问诊,情绪得到舒缓,接下来,她终于有了足够的胸怀让悲伤的父母痛哭一场。(《读者报·品格少年》执行主编、专栏作者 王琳)
关注未成年人网 陪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