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 注册

浙江:书香润育童年 温州瓦市小学开展多项丰富的读书活动

发表时间:2025-04-28 17:04:00    来源:未成年人网
  欧阳修说过:“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读书使人灵秀聪慧,读书令人识趣明礼。读书,对于一个学生成长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为了使同学们“爱读书,乐读书,会读书”,温州瓦市小学六(3)结合本班实际,延续和发扬之前五年的习惯,持续开展多项丰富的读书活动。
  图书漂流,书香飘散
  教室一角,属于六3班自己的图书角,是整个教室最吸引人的存在。图书角的图书由每位孩子从家中带来,都是他们自己看过的、愿跟大家分享的书籍。同时,图书角的图书会定期更换,学生自愿提供、更新书籍,充实图书角。在导读课、午休、课间时,班级图书管理员就会组织同学秩序井然地排队借阅书籍。课间,教室甚至校园的任意一处,总能看见班级里的“小书虫”在阅读分享交流着各自对所读书目的见解和感悟。
  就这样,同学们的书籍在班级中流动起来,由此开展了“图书漂流活动”。同时,班级也在不断完善图书借阅制度,从自主借阅,到商定图书角借阅公约,选拔小图书管理员,再到成立图书管理小组……让好书在井然有序的流动和分享中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孩子们畅游书海,尽情地分享读书的喜和乐。部分孩子在这样的阅读氛围感染下,已经连续几年参加了市少图举办的“蝶儿飞”百人千户大型图书漂流活动。在班级里,同学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阅读。在图书漂流的活动中,体验分享传播的乐趣,让大家更加爱上阅读,养成阅读好习惯。
  巧设活动,书香萦绕
  为了让孩子不断地积累阅读心得,给孩子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有个性的阅读天空,让他们带着一种期待去阅读,慢慢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六3班首先在导读课上,根据课外读本的内容,结合学情特点和孩子的阅读能力,采用鉴赏性、表演性、猜想性等多种阅读方法,展开引导。
  每学期根据语文学科的内容挑选合适的主题,如二年级的“大自然”主题,三年级的“童话故事”主题,四年级的“诗歌”主题、“中华传统文化”主题、五年级“民间故事”主题等。本学期结合语文第六单元“红色故事”主题,进行革命故事交流分享。经由小组推荐,在班级开展“红色故事交流会”。同时结合学校语文节活动,绘制读书卡,排演民间故事剧目。最后在班级进行展示,全体投票,评出优胜。
  新学期,班级延续历来开展不同形式的阅读活动,如“好书分享会”,自由组成4-5人的阅读小分队,起队名,设计队徽、口号。组内投票选出最喜爱的图书,进行好书推荐分享。分享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不设限制。可以借助PPT、手抄报、思维导图等,分享精彩片段、阅读感想等,更设有情景演绎,有奖问答等环节,使分享会气氛高涨。大家以书搭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悟,畅谈自己对文字的理解与认识,分享各自的阅读思考。
  开展读写结合活动,鼓励学有余力的孩子借助阅读经验进行续写、仿写、创编故事,并作为小作家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作品。丰富的阅读手抄报,有条理的思维导图,各具特色的阅读记录卡......让阅读成为一大乐事,润物细无声。
  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频繁地“读”,广泛地“读”,大量地“读”。以“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为宗旨,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全员参与,“花式”读起来。
  评优争先,书香醉人
  班级通过阅读存折的形式让孩子对自己每天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记录,其中包括日期、书名、阅读时长、记录人等,评价过程由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存入的阅读时间将累计积分,每月评选出“阅读小达人”,颁发奖状。通过这样的评价制度进一步鼓励孩子阅读,不断激发学生的读书乐趣,人人争做“书香少年”。
  莫泊桑说过:“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书作为班级文化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愿它能成为孩子们的习惯和乐趣。在书中开阔眼界,陶冶性情,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并培养良好的阅读品质和阅读习惯,是我们的追求。让孩子们在溢满书香的班级中成长,让书香浸润童年、浸润人生!

关注未成年人网 陪孩子健康成长

编辑:向真    

推荐阅读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8-8696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