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2110中队的刘墨桐,一个积极向上的女孩。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是我们新时代少先队员的光荣使命。为更好地学习传统文化体现的精神实质,我来到了青年毛泽东主题教育展厅,开展“红领巾寻访”实践活动。
青年毛泽东主题教育展厅位于长沙外滩党群服务中心,以青年毛泽东的励志故事为核心教育主题,通过打造新时代讲习所、青年文化创新社、支部活动阵地等建设楼宇党群服务中心,这片红色小天地成为了党员群众的精神之家、服务之家和兴趣之家。
在解说员阿姨的带领下,我跟随爸爸妈妈一起开始了寻访活动。站在展厅外向西望,我们便能和屹立在橘子洲头的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像打个“照面”。收回目光,一面大气庄严的入党宣誓墙映入眼帘,彰显出浓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在毛主席当年“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激昂景致下,我满怀崇敬之情向鲜红的党旗、远处的青年毛泽东雕像敬队礼,并在心中暗暗许下誓言:在党的关怀下,做一名行为规范、乐于奉献的阳光好少年。环顾四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教育”等主题教育的宣传标语映入眼帘,浓郁的红色情怀“扑面而来”,浸润心灵。
随后,我们便开始了正式的寻访学习,1912-1927年,青年毛泽东在长沙求学生活了整整15年。我们跟随毛主席曾经留下的足迹和经历,寻访学习了求学、交友、创业、求索、磨砺和继业6个篇章。
一、求学篇
我们看到了青年毛泽东当时读过的一些书籍,这里还设立了阅览区,希望前来阅览的朋友们能够养成勤学、精学的好习惯。解说员阿姨说读书沙龙会定期开展图书分享、读书漂流等活动,凡是前来借书的朋友,都需要分享出一本自己喜爱的读物,让这种读书活动漂流下去。
二、交友篇
青年毛泽东不但好学,还喜欢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实现理想抱负。青年毛泽东在交友中坚持以志向、才学、品德、奉献等价值取向来选择,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对于我们青少年的交友观都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创业篇
青年毛泽东是个善于发挥个人所长,敢于创新创业的实践者。他参与创办了著名的《湘江评论》报纸,并筹建了文化书社,书社经营的书籍品种最多时达到二百二十一种之多。他还聘请了李大钊、陈独秀、恽代英为“信用介绍”,建立了销售网格,文化书社的业务迅速拓展到湖南各地,成为传播新文化、新思想的重要阵地。
四、求索篇
1917年11月,战败的北洋军第八师王汝贤大部队向长沙溃退。当时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年仅24岁的毛泽东,率领100多名学生志愿军,连同附近警察埋伏在猴子石附近,以形成对溃兵的包围之势……
五、磨砺篇
1917年、1918年,毛泽东先后到湖南的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等地进行了“游学”式的考察,加深了他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并激发了革命热情。解说员阿姨说,党群服务中心在组织党员活动时也将运用主席这个方法开展游学式活动,通过游学积累知识、了解社会,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学习、工作和服务社会。
六、继业篇
正确的思想,是正确行动的指南。党群服务中心在这里开设了新时代“讲习所”,希望通过学习毛泽东追求真理的故事,引导青年党员和青少年们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功立业新时代。
时间不知不觉就已经过去,一上午的寻访学习就快结束了,我站在大厅“沁园春 长沙”铜墙前反复吟诵,感受着青年毛泽东站在橘子洲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伟大志向。马克思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正是因为这里处处浸润着红色文化,渲染着向上精神,所以我选择这里作为“红领巾寻访”实践活动的开展场所。无论是“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的为学之道,还是“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鸿鹄之志,弥漫在青年毛泽东主题教育展厅催人奋进的励志氛围之中,将始终激励着广大青少年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和优良作风,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湖南天心区青园小学 刘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