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 注册

[育儿·家教故事]刘慈欣:想象力是孩子最大的财富

发表时间:2023-04-03 17:05:00    来源:育儿周刊
  《流浪地球2》票房突破38亿元,正式进入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榜前十位。身为知名科幻作家的刘慈欣,思维缜密,想象丰富,这与他父亲独特的教育方式不无关系。父亲不仅陪伴着他开启了科幻之门,也鼓励着他畅游文学世界。如今,刘慈欣把这份天真与浪漫贯穿于对女儿的教育,在陪伴孩子快乐成长的同时,也诠释与分享着世界的“好玩儿”。
  生活除了温饱,还有宇宙星辰
  1966年,年幼的刘慈欣随父亲在山西阳泉矿区生活。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父亲床底的藏书,其中有数本科幻小说。这是刘慈欣从未见过的文学类型,他被书中的奇妙世界瞬间吸引。
  随后,刘慈欣常会“偷”着阅读这些书,一次正在读《地心游记》时,被父亲撞见了。刘慈欣很担心父亲会责备自己看“闲书”,但又确实爱不释手,便鼓足勇气表达了喜爱,并询问父亲这种书籍类型是什么。儿子的好奇与求知,让父亲深感惊喜,他耐心地告诉儿子,这是一本科幻小说,其中既有科学根据也有合理想象。当晚,父子二人围绕科幻小说聊了许多,刘慈欣第一次意识到生活不止眼前的温饱,还有远方的星辰。
  为了满足儿子对阅读与科幻的兴趣,父亲尽可能地为刘慈欣找来各类书籍,其实不乏在当时十分稀少的科幻小说。他鼓励儿子自由阅读与尽情想象,他相信富有想象力的孩子,能把生活过得更有滋有味。
  成年之后,刘慈欣从事着电力工程工作,但他没有放弃对科幻的热爱,也会尝试着进行创作。在旁人看来刘慈欣的行为有些“不务正业”,可他却乐在其中,最终写成了《三体》等知名著作。刘慈欣曾坦言自己并不懂物理与天文,书中的灵感与素材均来自对科学的兴趣,以及持续的大量阅读,而这一切的开始,都源于父亲的书籍与思想分享。
  礼物只是心意,喜恶让孩子定夺
  成名后的刘慈欣将工作与生活很好地分隔开来,而且相较于工作,他更看重对家人的关注与陪伴。多年来,即使工作再忙,他都会坚持做家务和接送孩子。而且在与读者的互动中,刘慈欣曾因要回家给女儿做饭,而婉拒了主办方延时的请求。刘慈欣的低调与淡泊,也影响着女儿的处世观,在女儿看来,“刘慈欣”只是自己的父亲,而不是知名作家。
  女儿出生那年,刘慈欣专门为她写了本书,并寄语:“送给我的女儿,她将生活在一个好玩儿的世界。”而当刘慈欣把书送给已上初中的女儿时,女儿只是以拍照发朋友圈的方式,表达了对父亲的感谢,并没有详细阅读。
  面对女儿的不领情,刘慈欣并不觉得遗憾,反而颇为欣慰。因为在他看来,准备礼物是自己的事情,是否喜欢应由女儿来定夺。并且,相较于女儿的赞许与崇拜,刘慈欣更希望孩子能遵从自己的意愿,有自己真正的热爱。
  怀揣孩童之心,尽享世间乐趣
  刘慈欣曾写过一封信,对象是给200年后的女儿,其中充满了他独有的天真与浪漫,也包含着父亲对孩子的爱与祝福。
  在信中,刘慈欣对于女儿未来的生活有着诸多好奇与设想,可是他的关注点并不是女儿从事何种职业,生活是否富足,梦想是否达成,而是反复询问:“你是否快乐?”在他看来女儿能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并且乐在其中,一切便足够了。
  同时,在信的结尾,他给予女儿的祝福是:祝你像孩子一般,永远快乐!这正如他一直所坚持的,面对世间纷扰,始终保持天真与纯粹。他也希望女儿能够如孩童一般,去尽情经历这个“好玩儿”的大千世界。
  想象力是孩子最大的财富,我们都希望能予以呵护。可是,相比于盲目引导,其实不打扰才是最好的尊重,不如先让孩子尽情畅想,方向自会在奔跑中呈现。面对孩子的成长,我们不仅要告诫他们低头看路,更要鼓励他们抬头看天,毕竟乐在其中的生活,才是我们希望孩子到达的远方。

关注未成年人网 陪孩子健康成长

编辑:肇恒璐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