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家教·家教故事]与“网瘾”决斗
发表时间:2023-09-18 10:22:00 来源:品格周刊
甄小飞(化名)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网瘾少年,对此,一家人颇为头疼。“为什么他写作业10分钟就不耐烦,而上网就能连续大半天呢?”小飞的父亲陷入沉思。
“小飞这孩子都宅家里半天了,不会玩傻了吧?”奶奶一边端菜上桌,一边对儿子说。别看小飞才10岁,他对网络世界可比大人更精通,刷短视频、剪辑视频、玩游戏……有时连厕所也懒得上。当然了,他的成绩也非常糟糕,用奶奶的话说,这么聪明的孩子,怎么就会考不及格呢?
爸爸知道都是沉迷网络惹的祸!他查阅很多书籍,知道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控制着人的愉悦感,小飞在上网获得的刺激,让他大脑产生出多巴胺,才让他沉溺到虚拟世界里。那怎么“破局”呢?小飞的父母束手无策,“好言好语”与“疾言厉色”,在小飞这里通通失效。
“既然网上的刺激能让他获得愉悦,不管打游戏还是发布视频,他都在期盼得到更多不确定的奖励,那我们在生活中能不能让他获得一些不确定的奖励呢?”小飞爸爸认为自己对孩子几乎是“黔驴技穷”了,但还是想尝试一下,让孩子多跟现实世界产生链接,在链接中让他收获一些“奖赏”——他想学一些心理专家的方法,对孩子进行网瘾戒断。
小飞不仅爱上网,还爱吃垃圾食品,体重也严重超标。为了让儿子戒掉坏毛病,爸爸专门量化了上网时间,也对零食进行管控。每少上一小时网,或零食减半,他都会奖励,奖励物品可以是书籍,也可以是益智类手工玩具,甚至可以是零花钱。爸爸的奖励对小飞来说,也是不小的“诱惑”,渐渐地,他上网时间变短了,还有点对侦探小说着迷了……
“对书籍着迷,总比长时间上网好。好笑的是,他还问体重每减少半斤,能不能获得想要的奖励。”尝到甜头的小飞,开始同爸爸讨价还价。爸爸同意了他的要求,如果能让他变得自律,开始户外锻炼减重,他认为合理的奖励也是有必要的。
“我们看到他的一点点进步,假以时日,相信他会越来越好!”小飞的爸爸坦陈,家庭教育的点滴不太可能立竿见影,但家长身体力行去探索方法,总比放任孩子好。(文/任乐平)
关注未成年人网 陪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