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到底是不是美德呢?是,但到底该怎么“扶”呢?亮亮家的故事颇有趣味……
故事的主人公是亮亮一家。
亮亮今年从成都石室小学毕业后,升入了高新区一所私立学校。他回想起小学时候关于“扶贫”的往事,不由会心一笑。
故事还要从亮亮的爸爸说起。亮亮爸爸是在都江堰市虹口乡一个小山村长大的,据他说,那里离映秀不远,在他小的时候,生活条件并不好。作为家里的长子,亮亮爸爸一直对整个大家庭很负责,为了扶持弟弟妹妹,他经常从工资里留出一部分,作为他们做小生意的启动资金。起初,亮亮妈妈颇有微词,但后来从大义出发,她还是默认了丈夫的举动。
亮亮经常听到爸爸这样安慰妈妈:“老话讲,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咱们帮助的又不是外人,都是自家人,有福大家享。”亮亮是个国学迷,他知道这句名言是曾子说的,他觉得很有意思。也想做个“扶贫”的人。
“扶”谁呢?他想了想,打算扶持班上那些没钱买零食吃的同学。
接下来,他极为大方地请客,邀请大家放学后购买小零食。大家喜气洋洋,纷纷围着亮亮,吃吃喝喝很开心。可是不久后,亮亮发现事情变了味,有些同学明明自己有钱,也说口袋空空,完全指望着他来请客……更糟糕的是,一旦他捂紧了口袋,大家就觉得他开始小气了。
亮亮困惑了。开始,他不敢把这事告诉爸妈,到最后他的压岁钱见底了,才不得已告知了父母。
父母大骇,纷纷跟亮亮解释他的行为根本不是真正意义的“扶贫”,这样带领小朋友乱吃零食,以“扶贫”名义拉拢一帮朋友的行为,不但交不到真正的朋友,还会滋生其他不良现象……
为了让亮亮明白,真正帮扶别人是怎么样的,他们收拾整理好了一些不穿的棉衣,干洗过后交给了小区拾荒的婆婆。
“扶贫,是要以一颗真心去帮助真正需要扶持的人。”至此,亮亮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文/任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