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教育论坛]“双减” 孩子成长的红利
发表时间:2021-12-29 16:58:00 来源:品格周刊
校内减作业、校外减培训的“双减”政策出台后,在全社会产生强烈反响,教育生态的变化也给家庭带来各种“应激”反应,搞笑的段子、视频也层出不穷。有爸爸苦兮兮背着小书包回家,被儿子训:“你学得不好怎么教我?”也有孩子一听辅导班由爸爸亲自下场,歇斯底里大哭大叫:“课外班老师上,不骂人。爸爸上,不仅骂还会打!”也有放学后溜娃的家长感叹道:“没有培训班,如何有意义地溜娃还得从长计议啊。”不同的家庭环境下,孩子和家长的反应和心态可谓“多姿多彩”。
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根本。父母对孩子真切关爱、孩子对父母全然信任,是这段关系的本质与内核,也是彼此的初心。如何保持这份初心,不在学业压力、外在竞争影响下,因焦虑而丢失掉它,是有路可寻、有方法可依的。
《人生只有一件事》的作者金惟纯曾分享一件家庭小事:家中老二很小时,妻子向他抱怨说,大女儿脾气变坏。他反思后,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调整。原来他每天回家,被小女儿缠着玩,完全忽略了家里其他人。他的改变在于,回到家,带着粘上他的小女儿一起,去关心大女儿在做什么,又去关心妻子在忙碌什么,将家里人一一问候到,才继续陪小女儿玩耍。这样做下来,妻子说大女儿脾气变好了,而其实那是妻子对他的抱怨,现在抱怨消失。因此他认为,家庭关系出现问题,需要改变的永远是自己。
“双减”为孩子学业负担松绑的政策,目的在于多给孩子一些时间、空间,促进孩子自主发展,身心健康成长。有空有闲的家庭时光正需要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美好的家庭氛围。做一个让孩子喜欢的家长,从过去学业竞争的焦虑中挣脱出来,以平常心对待孩子发展,才能让“双减”给出的空闲时光变成孩子成长的红利。
正如像金惟纯这样的成功人士,他在中国台湾有着“第一才子”称号,既是当地著名时评家,也是该地区传媒商业王国的奠基人。在家里,他没有被这些标签和身份绑架,而是做一个亲切的父亲,一个有同理心的丈夫。当妻子抱怨女儿时,他从自身出发寻找问题,改变自己,得以让亲子关系、家庭关系其乐融融。
作为家长,持续不断地辛劳付出,的确是家庭“顶流”,不过,家长不能因此居功自傲,认为孩子就该听自己的。相对于孩子,家长是构建亲子关系的主要责任人。让家里人在生活中各得其所,让每位家庭成员都能感受到关爱和支持,也是家长的责任。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花和蝴蝶就好像亲子关系中的成人与孩子。成人不要把苛刻的眼光落在孩子身上,也请关注自身修为。先让自己“盛开”,将其变成让人喜欢的人。当孩子发自内心地想和你“在一起”,想和你“一样”时,这样的孩子,不用家长耳提面命,也会每天跟你学,每天都愿意做出对自己负责的事。因为他不忍心破坏这份美好,不忍心辜负了你的爱。(文/田芳)
关注未成年人网 陪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