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天,我们进入了学业繁重的下半学年,面对备考的压力,想必许多小伙伴都会感到紧张、焦虑,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负面情绪呢?
和自己当对手
作为学生,我们面临着许多焦虑来源:成绩、才艺、外表、人际关系……
儿童心理研究所的临床心理学家杰里·布布里克博士指出,青少年的焦虑和儿童、成人的焦虑有着些许不同:“我们看到很多人害怕做得不好,很多焦虑都是为了完美主义,或者需要在学校里做到最好。”
但到底怎么定义这个“最好”呢?由于和同龄人之间存在竞争,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将别人当作“最好”的参考坐标。
学习上,和分数最高的人比;体育上,和跑得最快的人比;绘画上,和画得最好的人比……
试问在这样的比较中,谁又不会焦虑呢?
但真正合适的做法,应该是把自己当作比较的对手,如果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进步了一点点,就已经很棒啦!
一种新的焦虑来源
与以前的青少年不同,现在的我们还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焦虑来源:手机以及社交媒体。
统计数据显示,使用手机的频率越高、时间越长,我们就面临着越大的心理健康风险。
这是因为青春期是我们认识自己、结交同伴、走向世界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在这个时期通过和他人交往,来建立属于自己的身份认同。
但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会给我们造成一种错觉:大家都活得那么好,只有我的生活一地鸡毛。况且,我们也正处在对他人评价很敏感的时期,我们会担心自己是不是真有别人说的那样糟。
所以在当下这个大环境中,有一点需要我们谨记:许多网络信息其实并不真实,认真就输了。
春天了,向阳而生吧
生活里当然还有其他焦虑来源,每个人都面临自己的困境,这些困境也有着不同的解法。
但有一件事,是世界各地的专家都“认证”的对抗焦虑的“王牌”:那就是走到户外去。
阳光能帮助我们产生缓解情绪的神经递质,大自然的疗愈作用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如果精力允许,那就让自己动起来吧。运动可以激活小脑中的神经通路,提供一连串的兴奋性信号,发挥抗焦虑作用。好不容易等来了春天,让我们一起向阳而生吧!(文/刘一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