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 注册

[品格·沟通]我不太像个母亲 但你使我成为母亲

发表时间:2023-05-15 16:21:00    来源:品格少年
  媒体人李晗在写给儿子的这篇文章开头,如此感慨 :“成为别人的妻子和你的母亲是没有经过前期培训的,全由下意识、无意识、混沌的本能在主宰着这一天天。现在想来十分汗颜。何德何能何以言说呢?只好把近来感悟到的分享与你,愿与君共勉。”
  你的小世界呢
  最近在看一本书《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是一位媒体人,与人类学家、牛津大学教授项飙的访谈录。一问一答、互问互答,一些有趣的概念和个人观点跃然纸上。
  他们谈了童年、20世纪80年代、北大青年的焦虑、浙江村、边缘与中心、全球化等等。有时,是讲述自己的童年故事,从个人经历去观照时代大背景;有时,是国家或者全球大事,然后又让人明明地窥见个人命运全然系之于上。然后我们会发现,无论谈什么、怎么谈,最后的关注点无不在自身。也发现无论大事、小事、天下事,无不从己出发。《大学》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自己作为方法》则讲进一步的具体化的个人生活与世界的关系。
  项飙老师说,要关注和构建你的小世界,不断地对你的小世界建立起具体的、物质性的、清晰的认识。说起来挺抽象,但若推及己身,大概就是看清当下,做好当下。
  一言不合先开干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当下肯定不会一帆风顺,当下总是不如意十之八九。那咱可以干啥?干它。对此我颇有心得。
  面临人生重大挫折时,我的方法是:干,按部就班地干,不问前程地干,一样一样地去干。该上班上班,该写稿写稿,该睡觉睡觉,遇到困难总是问 “那么接下来我可以做点什么”。做着做着,那个脆弱的自己就有了力量。还有三个月就要中考的你,时间咄咄逼人。能干啥?干就对了。时间自会给出答案。
  我不太像个母亲
  前段时间你吐露心声,讲到幼儿园时和好朋友及他妈妈去旅行,一路上感受到很多委屈,有时还在被窝里无声哭泣。一想到才五六岁的你,曾经独自承受很多伤心,我就觉得心痛,也很后悔。对不起,是我为你考虑得太少,完全没想过你可能面临的一切。对不起,是我太自我了。
  过去我总是很少想到你,很少想到你的感受、情绪和需要。我总是想当然地认为,你那么独立自主,那么喜欢交朋友,我不就正好爱干啥干啥,享受自己的小日子了吗?瞧瞧,多自我啊,我不好意思推责说这是80后的共性,但一定是我的源代码里少了什么,以致我不像个母亲。
  你帮助了我成长
  幸好有你。你一天天长大,你总是很有力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和情绪。这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存在,我必须看到、在乎、改变。嘿嘿,你对我最近几年的表现可还满意?我觉得,是你帮助我成长,帮助我一点点地破碎了那个小小的自我,让我觉得自己大了起来。想到我们以前共同读过一百遍的《论语》,其中子罕第九里有说: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原来两千多年前的夫子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才要时刻引以为戒嘛。
  活出一种道理吧
  我现在知道了,当然要爱自己,看重自己。但与此同时,要多一点看见别人。他为什么这样想,为什么这样说?他正在经历什么?我可以做点什么?尽量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就会有那么一丢丢理解对方了。理解,于是就接纳,接纳,于是就和谐,和谐就是爱。有爱的时候,自我就小了。看见的人多了,也被更多的人看见。言及此,感觉多说无益。就让咱在生活中活出道理来吧。(文/资深媒体人,家庭教育指导师 李晗 )

关注未成年人网 陪孩子健康成长

编辑:肇恒璐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