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家长]青春不是叛逆的标签
发表时间:2022-06-17 15:51:00 来源:品格少年
聊到孩子上初中,很多家长大有“谈之色变”之感。原因在于这一阶段的孩子,身上大多带有“叛逆”的标签。刚好,吾家有女上初中,她也进入了青春期,一大波变化接踵而来,其中最让我大跌眼镜的变化是她的兴趣。
我特别喜欢听女儿分享她同班同学的各种兴趣:有喜欢追星的,男团女团,各式偶像,还有女生希望现实中和男明星成为恋人;有沉迷小说的,考试前两天还有同学在教室里捧着厚厚的小说难以自拔;有玩游戏的,一放假可以玩到凌晨两点不睡觉……女儿的兴趣则有些独特,她喜欢二次元,各种看动漫、追同人文、混圈、磕CP。从聊天中,我也被科普很多新鲜词汇:女友粉、元耽、自设……这些新鲜领域让我既好奇又兴奋。然而,当我欣喜地将孩子们的这些爱好与朋友们分享时,却只接收到一阵阵沉沉的叹息声。
欣欣妈妈说,欣欣就是从初中开始追偶像、看小说,以致成绩一落千丈,如今在一所职高就读;成成妈妈说,成成就是从高中开始沉迷网络小说,无心学习,高考落榜,现在刚刚大专毕业。
“把她手机收了,她又躲在被窝里看MP4。”
“只要在大人看不见的地方,哪怕厕所里他也能看半天。”
……
好友们纷纷传授当年“斗争失败”的经验,希望我家不要重蹈覆辙。
就此,我才体悟出家长们给孩子贴上“叛逆”标签的本质——那是家长对于孩子学业的责任心和孩子对于兴趣爱好选择权的冲突。
怎么协调这种矛盾?
那就不得不回到“真正的成长”议题上。
养育一个孩子的最终成效,是孩子能成长为可以适应现代“快节奏生活”的成年人,不再依赖家长而独立生活。这个走向独立的过程,需要孩子的自主发现,由此去辨别什么是危险的,什么是有利的,进而在行动时不取决于他人的意志,而是依据自身需求,增加对这个世界的体悟。初中孩子疯狂开发自己的兴趣,不就是一个由“发现”开始,而逐步层层递进的过程吗?这一阶段,他们发现新事物,了解新事物,或坚持、或放弃、或变换,尝试着各种可能,也品尝着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间的碰撞,而带来的各种苦与甜,这是多么好的一个成长时机啊。
青春期不应该被贴上“叛逆”的标签。去掉“期”字,青春是多么美好。所以,我们不会将女儿的爱好视为洪水猛兽,而是会同她沟通知识和身体在这一时期的重要性;允许她发展自己的各种爱好,只是要强调时间分配的问题,在不同的时间段里,学习、锻炼、玩乐各司其职。作为家长,我们在不断地适应孩子的成长,期待跟上她前进的步伐,始终饱含深情地欣赏着,看着这个小小人儿逐渐长大,并绽放出赏心悦目的青春。(文/田芳)
关注未成年人网 陪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