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7日凌晨,《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落幕,中国EDG战队以3:2的成绩战胜韩国DK队,夺得队史首个冠军。这场胜利不仅引爆了社交网络,连央视新闻也发文祝贺,但部分粉丝的线下庆祝却引起了争议。
事件 / 从狂欢变味成狂热
11月7日凌晨,《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中国EDG战队在1:2落后的情况下连扳两局,最终以3:2的成绩胜出。这个“逆风翻盘”的过程,不仅将观众的紧张感拉满,更是在胜出时带给了他们一种前所未有的爽快感,加上该比赛的冠军在业内极具含金量,这场胜利也因此在一瞬间就让网友沸腾了起来。
紧接着,粉丝们开始了线下的庆祝活动,顺便回收他们在夺冠前为了帮助EDG祈福而立下的flag。常见的有“如果EDG夺冠,我就请全寝室吃饭”“我就刷一本练习册”“我就一个月不喝奶茶”……但其中也有不少夸张、过激甚至有违公序良俗的内容,而许多立了此类flag的人,还真就这么去做了,让这场原本象征着喜悦、自豪与夺冠仪式感的集体狂欢变成了一种难以理解的群体狂热,也引来了“失了智”“理解不能”“恶心”等负面评价。
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的序言中写道:“群体不善推理,却急于采取行动。”似乎个体一旦置身人群,就变得容易失控、过激,进而发展成狂热。在此,我们并不想谴责任何人,但引发这种群体性狂热的原因以及应该如何避免它,却是值得每个品格少年深思的课题。
为什么 / 天使与恶魔的博弈
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由自我、本我和超我组成。自我遵从现实原则,是我们脑海中意识到的那个自己;本我遵从快乐原则,像只野兽一样躲在潜意识里;超我则遵从道德原则,是个吹毛求疵的完美主义者。不妨将自我想象成动画主人公,每当遇到两难抉择时,他身边都会冒出一个恶魔(本我)和一个天使(超我),恶魔永远劝你服从欲望(快乐),天使则永远告诉你要做正确的事(道德),他们的纷争旷日持久,每一方都想把主人公拉入自己的阵营。而主人公则像个和事佬,既不能放纵任何一方,也要适当地给予他们认同以维持身心健康与平衡。
当我们孤身一人时,天使和恶魔势均力敌,主人公会在充分听取他们的声音后再决定如何“和稀泥”。但当主人公置身在人群里时,我们周遭不仅充斥着别人,也还有他们的恶魔与天使。不巧的是,由于每个人的底线不同,我们的天使们也就很难达成一致;但恶魔们就不一样了,他们只要快乐就好。于是,在群体中恶魔们追求快乐的一致呼声,很容易就能盖过天使们七嘴八舌、不许这样不许那样的告诫,从而让主人公放弃天使,彻底倒向他们,不顾一切地追求快乐,场面就逐渐走向失控了。
怎么做 / 天使援助计划
在理解了群体心理的特征后,我们能够开始反思如何让自己在人群中保持理智啦,其实核心操作并不复杂——因为在人群里我们听不见天使了,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帮他找回声音。
1. 降低恶魔的标准
为了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我们可以一开始就不要给恶魔那么高的期待值。在立flag时,立一个更好实现的、更方便实施的,这样不仅很快就能让恶魔获得回收flag的快乐、迅速安静下来,我们自己也少些折腾,何乐而不为呢?
2. 多向主人公提问
我们可以养成向自己提问的习惯,如“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做这件事,除了一时的快乐,我还能获得什么?”“这种快乐能维持多久?”提问与回答都是能让人冷静的过程,在人群里只要保持冷静,就能听见自己的天使。
3. 倾听他人的天使
我们还能多跟别人聊聊天,听听他们的天使是如何念叨他们的;或者在生活中多加留意他人的反应,观察他们对不同事情的看法。在理解了他人的天使后,我们的天使也就更容易达成一致、拧成一股绳共同对抗恶魔啦。(文/刘一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