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游仙创新模式 守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发表时间:2025-04-23 16:12: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近年来,绵阳市游仙区教体系统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实现“培育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全面素质发展”为工作目标,积极探索并成功构建“全员参与、四层指导、多向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全方位助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
全员参与,厚植心理健康教育沃土。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游仙区教体局率先行动,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班子成员中分管精神文明建设、德育、安全教育、卫生工作的领导全员投身其中,共同发力。出台《进一步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从顶层设计出发,保证各项工作有序运行。二是上下协同发力。各学校积极响应,构建起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专职教师作为核心力量,班主任和兼职教师为骨干的工作体系,职责分工明确,确保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地落实。三是加大宣传推广。全区各学校借助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宣传橱窗、黑板报、微信等多种载体,广泛传播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现代文明理念和心理健康知识。结合新生入学、开学、毕业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并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家长学校重要培训内容,通过讲座、班级微信群宣传等方式,引导家长科学应对孩子心理健康问题,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打造良好的游仙教育环境。
创新载体,构建“四驱联动”教育体系。一是教体局统筹引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总体指导,区教体事业发展中心和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按各自分工指导学校,各督学责任区负责指导所辖片区学校。二是各学校多元实施。面向全体学生,通过班级授课、年级大课、班团队活动课、网络授课等形式,保障心理健康课开齐开足,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筛查,根据不同学段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面向部分学生,定期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团体公益辅导”“青春期心理健康团体公益辅导”“建档立卡贫困生团体公益辅导”以及心理健康专题辅导,辅导课程累计惠及3.2万余人。三是辅导站专业支撑。组织区内具备国家级心理咨询资质的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服务活动。开通心理咨询专线电话,创建“心老师”QQ号、中心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咨询“窗口”13个,提供咨询服务400余次,切实做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咨询和预未病工作。四是部门协同联动。携手区妇联、区民政局共同成立“游仙区YOU爱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成功搭建起全市首个“家校社共育平台”。自成立以来,累计举办线上线下心理健康讲座98次,惠及近4.8万户家庭,培训73名妇儿工作师,为全市心理健康教育良性发展储备坚实后备力量。
多向发展,锻造专业师资队伍。一是扩充师资队伍。结合区内编制使用情况,充分利用现有空缺编制资源,通过公招公选的方式,为部分中小学校配备专职教师近10名,有效充实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二是提升专业素养。坚持每年开展全员培训,借助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咨询科专家资源,定期邀请专家为全区心理健康教师开展培训,帮助教师更新知识体系,提升专业技能。三是完善保障机制。把符合相关学历条件、具有国家级心理咨询资质的在职教师列入政治学科,参与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合理设置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课程和工作量,让教师能够安心从事教育工作。四是“读书会”共促进步。各学校教师通过集体阅读心理健康教育著作,以共学、共思、共研、共享等方式,积极培育全区教师健全的人格品质、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生活投入、建构意义等核心能力,改变固有的课堂教学评价和激励模式,建成一支在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班级管理、专业成绩等方面具有高品质、高素养、强引领的阶梯型的创新型骨干教师队伍。
关注未成年人网 陪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