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 注册

2024年度四川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遵循素养形成规律的初中课堂形态循证研究”课题研讨会在成都市双流区立格实验学校举行

发表时间:2025-03-06 14:16:00    来源:成都市双流区立格实验学校
  近日,由成都市双流区立格实验学校承办的2024年度四川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遵循素养形成规律的初中课堂形态循证研究”课题研讨会在该校举行。此次研讨会旨在深入推进课题研究,为探索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新形态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
  课题组长何铁对课题研究的核心概念进行了解读,他认为,“素养形成规律”深刻揭示了初中生在多元教育场域中综合素养提升的内在机制与运行法则,其内涵包括认知发展、学习规律等多个维度,旨在精准探寻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策略。“循证研究”则是一种严谨的科研范式,强调以扎实的教育理论为基石,依托客观真实的课堂教学数据,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不同课堂形态的教学成效进行量化、可重复的验证与评估,从而为教学改革构建起坚实的实证基础。
  何铁还对课题的整体工作规划进行了周密部署,明确了课题组未来的研究方向与重点内容。课题研究将以前瞻性的视野,擘画“学习内容重组、学习方式变革、智能技术赋能、课堂文化重建、学习评价导航”五大行动路径,力求构建具有创新性与实效性的初中课堂新形态,最终达成“见人,见事,见系统;成人,成事,成生态”的理想教育境界。
  学校副校长罗晓章以“学生学习形态的创新”为题,为课题组开展专题培训。他阐释了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课程核心素养目标导向、“五育并举”质量内在要求,以及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重要性。为本次课题研究—学生学习形态的创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罗晓章从多个维度剖析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绝非简单的信息接收与输出,而是一个复杂且多维的动态过程,既包含信息刺激、传导、处理和输出等精密的脑活动过程,也涵盖认知、意志和情感深度参与的完整心理活动过程,更囊括意识反映、价值体认、审美体验等丰富的精神活动过程以及多维的实践活动过程。独到的见解,引发了与会教师对学生学习更为全面和深刻的思考。
  着眼于学生学习形态的创新,罗晓章提出了三个具有前瞻性的关键方向:其一,要引导学生进行真实情境下复杂问题解决的学习,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其二,大力推进跨学科“综合学习”,强调学习的综合性内涵,鼓励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培养学生融会贯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综合素养;其三,深入开展多维体验“活动学习”,旨在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向文化理解、历史反思、社会关怀等更高阶的育人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
  教科室主任文传福高度肯定了个人努力与团队协作在课题研究中的重要性,强调二者是课题成功的双重保障。同时阐述了课题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意义,指出其是教师提升理论水平、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他巧妙地将本课题与学校“健全人格”课题组类比,强调本课题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的重要价值和广阔前景。
  本次研讨会为“遵循素养形成规律的初中课堂形态循证研究”课题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吹响了成都立格实验学校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前瞻布局初中教育新路径的号角。该校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探索和完善更具活力与实效的初中课堂形态和学生学习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罗霞)

关注未成年人网 陪孩子健康成长

编辑:竹紫    

推荐阅读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8-8696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