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 注册

[品格家教·心理阳光坊]目睹意外事件 男生辗转难眠

发表时间:2023-09-28 16:32:00    来源:品格周刊
  故事呈现:
  小卿是个关注心理健康的男生,这得益于父母和老师的教导:父母引导他完成“安全教育平台”的相关作业,老师也经常会说要做身心健康的人。因此,小卿会在父母吵架时脱口而出:“别吵了,这样的环境对孩子成长不利!”每逢听到这话,父母就会及时“收兵”。
  按理说,小卿是个积极豁达的孩子。只是,他不久前无意间目睹了一桩突如其来的自残事件,变得紧张起来。他跟妈妈说:“如果我碰到糟心事,不会自残,而是会去打沙袋消气,或者去美食街大吃一顿。”妈妈很欣慰,但又发现小卿半夜也会失眠,爬起来在日记里写一些关于意外事件的看法……
  妈妈觉得这事给孩子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而她也不知该从何下手去引导他。(文中小卿为化名,报道已征得家长同意)
  心理咨询师建议:
  意外事件打破了小卿心理的平衡状态,这状态原本被他努力维系:老师的要求、平台的作业、父母的教导……种种条件不仅让他心理保持了平衡自洽,甚至还有余力去干预父母之间的小冲突。
  可意外突如其来,引发的创伤给他带来不算激烈但较为持续的影响,面对创伤事件的重复闪回,在接触与事件相关联或是类似要素时,这个冲击性事件总会不受控制地闯入回忆和思绪,唤起不愉快的体验。
  为了重新找回心理平衡状态,他必须与之对抗,所以会主动跟妈妈交流可行办法,会半夜起来写日记。作为一个未成年人,这已是他能力范围内能找到的所有办法了。
  当然,面对这样的困境,靠小卿自己去应对是不够的,我们可帮他找到更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在专业指导下完成以下步骤——
  首先确定真实信息,也即站在客观的角度厘清创伤事件,避免通过片段性场景去想象并扭曲事实。
  其次要做的是表达情感反应,让他理解自己面对创伤事件时,派生的负面情绪的正常性,减轻心理压力。
  第三是解决问题,充分认识到创伤事件对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如效率低下、睡眠等,针对问题找到具体办法,比如与朋友分享、运动、散心,找各种方式来有效应对。
  最后要做的是植入积极信念,可以调整认知,把创伤事件看成重新审视自己人生、珍惜现有生活的机会。(心理咨询师:杨眉 巴黎第八大学精神分析硕士、成都市金沙小学心理中心主任)

关注未成年人网 陪孩子健康成长

编辑:肇恒璐    

推荐阅读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8-8696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