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 注册

[品格·心理阳光坊]“破相”让他变了个人

发表时间:2023-06-29 15:07:00    来源:品格周刊
  故事呈现:
  小海一直是个积极上进的少年,虽然有点淘气,但的确活力十足。
  可现在他变了。六年级时,他不小心磕到地面,脸上缝了10多针,下颌处留下一条长长的疤痕。他对自己的外形谈不上介意,但这的确让他有些沮丧,他退出了合唱团,也不想外出游泳了。
  妈妈说他现在特别受不了别人闹腾,也不屑和家人沟通。看着同学嘻嘻哈哈,他心烦;看着妹妹追追打打,他也烦;看着爷爷奶奶赌气斗嘴,他更闹心,老说学校也不想去,家里也不想呆,没劲透了。
  爸爸说他是“青春期综合症”,他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还想离家出走。偏偏最近老师也打来电话,说他上课经常发呆,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没有了以前的机灵劲儿,还经常在作文里宣泄各种不满……
  家里也担心,现在马上面临小升初,他这种状态如果不加以引导的话,会不会出现更糟糕的结果?如果引导,又该从何下手呢。(文中小海为化名,报道已征得家长同意)
  心理咨询师建议:
  “孩子你是最特别的。”如果人人都是最特别的,那我到底算不算特别?
  青春期的小海就是跟“特别”二字杠上了。青春期是人的身体和精神出现巨大割裂的时期,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再难维持一贯和稳定,为了不至于解离,同时维护自我完整,评价这个重任转移给了外部世界。这就是为何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他人的评价是如此重要的原因,当外部评价并不那么好时,该怎么办?
  小海摔出的那道疤不止在脸上,也摔在了青春期孩子的自我上。虽对外形谈不上介意,但他人的评价他却在意,所以要退出合唱团,拒绝外出游泳,这时需要有人笃定地告诉他:“这道疤让你与众不同!”或“哈利波特脸上也有这样的疤。”这样来肯定小海的独一无二,才能缝合他的自我发展,不至裂开更大的口子。
  但就后续现象看来,这个不仅没完成,还让他一再受到挑战:老师说他像变了个人,这话本质就否定了当下的他;爸爸说他是“青春期综合症”,气得他差点离家出走,这对他的打击是根本性的——青春期孩子那么多,“我”只是其中一个,没人看到并承认我独特的存在和需要,当然气死了!这个不满日益增长,泛化到外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身上。
  想要解决小海的问题,就要回到对其自我独特性的肯定上,承认他非常特别,尤其去了解他真正的需求,仔细听他每句话、每丝情感和每个要求。他不是泯然众人的“青春期综合症”孩子中的一个,他必须感受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心理咨询师:杨眉 巴黎第八大学精神分析硕士、成都市金沙小学心理中心主任)

关注未成年人网 陪孩子健康成长

编辑:肇恒璐    

推荐阅读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8-8696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