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 注册

[品格·心理]青春痘触发的社恐

发表时间:2024-03-29 16:00:00    来源:品格少年
  “因为我长痘了,所以大家都不喜欢我。”这是网友小A的烦恼。许多因外貌问题而困扰的少年,不仅挤爆了医院的皮肤科,也挤爆了社交网络上的“听劝”赛道。
  从皮肤科到“听劝”
  每逢节假日,医院的皮肤科就成了青少年扎堆的地方,不少人是为了脸上的痘痘而来。
  从各地出炉的《青少年皮肤健康状况调研》中也能看到,至少有40%-60%的青少年被痘痘困扰着。
  摄影师刘雅琳接受“当代青年访谈录”节目采访时,也提及她曾认识的一个小姑娘,因为青春期长痘痘太多,半个月都不敢去上学,变得特别社恐。
  这些皮肤问题背后,藏着同样的心理烦恼——容貌焦虑。
  除了挤爆了皮肤科,青少年还挤爆了社交网络上的“听劝”赛道:拍一张全身照发在网络上,让网友指出自己有哪些需要改变,然后在网友的监督下“优化”自己。
  他们也给出了自己的“听劝”理由:不想因容貌问题被嘲笑、被孤立等。
  为什么想改变
  一提到容貌焦虑,很多人都会下意识劝慰道“你什么都不用改变,现在已经很好看了”。
  这话虽然很正确,但却忽略了一个事实:人类是一种爱看脸的生物,总是容易给外表赋予一些与它毫无关系的意义。
  青春期又是对人际关系特别敏感的时期,一句“你已经很好看了”并不能平息烦恼。
  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人类倾向于对拥有美丽外表的人给出更高的评价:认为他们能力更强,道德水平更高,更善竞争,更好相处……
  而那些外表不够起眼,性格较为内向的人,就容易被贴上“阴暗”“宅”“古怪”的标签。
  这种简单粗暴的通过外表判断一个人内在的观念,让我们对自己脸上新增的每一颗痘痘、掉落的每一根头发都变得异常敏感,变得不愿意与人来往了。
  “听劝”便是我们实现逆袭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它能帮助我们获得面对他人的勇气。
  分清自己和他人
  我们很难改变这个看脸的世界,但我们却能通过实现“客体分离”,来改善自己的焦虑。
  即我们要区分:什么是自己的事情,什么是别人的事情。
  容貌本身是我们的事情,但焦虑却是他人带给我们的。外界的标准不受我们本身控制,不仅苛刻,还变化无常。
  所以,认清哪些是我们改变不了的客体能极大地缓解我们的焦虑,在此之上,你还是想变得更好看的话,就看看我们的“变美”小指南吧!(文/刘一昕)

关注未成年人网 陪孩子健康成长

编辑:肇恒璐    

推荐阅读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8-8696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