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施意见》,提出四川省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目标:在2020年,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初步形成,研究阐发、保护传承、国民教育、宣传普及、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进展;到2025年,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弘扬中国精神、体现四川特色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软实力明显提升。《意见》印发后,各地积极响应,探索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新模式,开展了多形式、多阵地的教育活动,营造出浓厚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为实现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作出了积极尝试和有益实践。
2017年11月26日,由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教育厅主办的“四川省第三届中小学川剧传习普及展演”活动在四川省川剧院精彩上演。来自全省13个地(市)25所学校的600多位川剧“小戏骨”带来了极具川剧元素与特色的节目。唱念做打、挥枪舞袖,孩子们一颦一笑间透出的川剧范儿萌化了现场的各位看官。【详情】
近几年,成都不少中小学开展川剧进校园活动,培育出不少小“戏骨”。11月14日下午,记者来到成都市双流区东升小学,学校的少儿川剧社正在进行每周的训练。从2010年开始,东升小学就与成都市川剧院达成合作,全面推进川剧进校园,每周由川剧院派出老师,到学校给学生们进行辅导;同时,学校成立专门的教研组编撰相关教材,在全校进行川剧的相关知识普及。【详情】
作为中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川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和载体,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为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鼎屏小学成立了川剧传承基地,并将川剧纳入日常教学内容,同时,该校还邀请当地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为小学生授课,让川剧文化扎根校园。【详情】
2017年11月3日,成都同辉国际学校体育馆内墨香四溢。原来这是成都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语委、市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成都市2017年少年儿童经典学习展示系列活动之“墨香书法展示——写经典”比赛现场,来自全市各个学校的近400名学生挥毫泼墨,现场书写经典。【详情】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合面镇中心小学举办了以“金色童年”为主题的现场书法比赛,旨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书写、使用汉字水平。本次比赛分为硬笔书法和软笔书法两部分进行,经过认真评选,分别选出一等奖22名、二等奖30名、三等奖20名。【详情】
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文明办、犍为县教体局主办的犍为县第四届“文轩杯”中小学生现场书画比赛在犍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举行,全县近1700名中小学生参加了比赛。大赛分成儿童画小学低、中、高段组,素描漫画小学、初中、高中组,硬笔小学中、高段组,毛笔初中、高中组,色彩初中、高中组,手工组,中国画组等18个组别。【详情】
2017年11月24日,四川省广安市经开区护安初中的100多名学生正在举行太极拳表演。从2016年上期开始,护安初中在学生中积极推广24式太极拳武术健身课程,使这项健身项目成为该校的一大特色教育。每天大课间活动中,孩子们跟着音乐练习太极拳,既锻炼了身体,又培养了他们对传统武术的兴趣,传承了民族传统文化。【详情】
近日,2017年“太极进校园”成都市第六届学校太极拳集体展示在成都市七中初中学校举行。本次集体展示也是本年度太极蓉城系列活动的最后一次青少年太极拳展示活动。本次活动由成都市教育局、市体育局、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市武术跆拳道运动管理中心、市友一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承办,市武术运动协会协办。【详情】
2017年11月3日,由威远县教育局、威远县文广体新局组织的“诵读经典 传承文化”中小学生传统文化展演活动在威远县体育馆隆重举行。古筝、舞蹈、诵唱、武术、绘画……各种艺术形式巧妙穿插;织布机、大鼓、彩旗、模型飞机、油纸伞……各类道具竞相登场。进入决赛的18个参赛队精心准备,纷纷亮出各自绝活,为观众和评委带来一幕幕的精彩。【详情】
近日,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小学第二学区的9所学校齐聚温江区光华实验小学,举办了妙趣横生的国学经典诵读展示活动。活动开始,9所学校代表先后登上舞台,共同诵读千古美文。玉石小学用如诗般的语言将《国学五千年》娓娓道来;镇子小学欢快地朗诵国学经典《我爱弟子规》,用弟子规这颗明珠的光芒照亮了大家的心房。【详情】
近日,甘孜州丹巴县文明办在全县中小学校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初赛中表现突出的选手参加了丹巴县“传播中华文明·打造书香校园·践行核心价值观”经典诵读决赛活动,同时,来自全县各学校的26支代表队参加了决赛。决赛选取诗歌、藏族谚语、革命诗词等多种诵读内容,采用个人诵读、集体诵读、配乐诗诵读、配歌舞诵读等多种形式进行。【详情】
近日,由成都市锦江区文体广新局、锦江区教育局主办,锦江区文化馆、成都市锦官驿小学承办的“传承优秀传统 留住美丽乡愁”2017年锦江区“非遗传承进校园”活动暨成都市锦官驿小学非遗成果展顺利举行。本次活动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近距离了解非遗文化,感受“工匠精神”,体味多彩童年。【详情】
一张彩纸、一把剪刀,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海潮镇学校师生的手上,就能变幻成一件件精美绝伦的纸艺作品。不管是剪出来的美丽窗花,还是刻出来的中国龙,无不惟妙惟肖,展示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每逢新春佳节或者同学家中有喜事,同学们就会通过剪窗花、剪福字、剪喜字等方式,给同学家庭送去祝福,受到家长和社会的好评,就这样,剪纸艺术得到传承与发展。【详情】
近日,“传承文脉 感触非遗”——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在成都市大观小学拉开帷幕。绳编非遗传承人、四川省一级民间艺术家张国庆老师为现场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绳编体验课程。课堂上,张国庆老师首先给同学们讲解了绳编的起源以及绳编的历史文化,展示了绳编技艺及绳编作品的魅力,并讲解了学习绳编的一些基本要求。【详情】
童谣、川剧变脸、诗词朗诵、快板……在成都市泡桐树小学新学期开学典礼上,短短4个节目,不仅展示了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成果,也彰显了成都的文化底蕴。【详情】
为了让传统非遗文化回归生活、回归大众,从校园抓起、从娃娃抓起成为绵阳大文化的有力补充部分,并为当前传承难、收徒难、对外宣传难寻求到了一条新路子。【详情】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大力推动国学教育和天府文化体验活动,如今,国学经典、传统文化已经进入该区中小学生的课堂和生活。【详情】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将社团课程、常规课堂以及美术创作活动结合起来,培养了孩子们对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能力。【详情】
四川省达州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活动现场推进会在宣汉县召开,会议对全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活动工作进行了总结安排。【详情】
2017年度学校书记校长例会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会在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合面中学召开。合面中学、合江县马街中学等4所学校在工作会上分别作了交流发言。【详情】
2017四川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暨学校文化建设校长研讨会在四川省成都市文翁实验学校成功召开,会议旨在探讨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暨学校文化建设的未来发展大计。【详情】
2017年11月,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观音小学邀请两名武馆教练,为该校600余名学生上传统武术文化课。课堂上,两名武术教练先后教学生学习训练了《旭日东升中华武术操》的前三节“启示”“伸展运动”“开合运动”和扎马步等基本功。教者一招一式准确,展示动作十分精彩,学者个个认真练习,反复揣摩正确动作。教练通过50分钟的认真示范授课,让学生们基本掌握了所学武术的基本功。【详情】
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县一些学校将彝绣培训列入青少年课外兴趣活动内容,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据了解,当地一些学校邀请民间花间刺绣专业合作社的彝绣人员,走进校园为彝族女生举办彝绣培训讲座,深受学生和家长们的好评。培训现场,巾帼致富带头人乔进双梅和彝绣行家李阿子等彝绣老师向学生讲述了彝族服饰文化、彝族服装花色、彝绣针法技艺和丝袜花的编扎用料、方法、流程,并手把手教学生刺绣和编扎。 【详情】
2017年12月25日,四川省江油市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陈明富走进了胜利街小学六三班的课堂,给孩子们上了一堂书法课。陈明富围绕“书法学习的重要性”“如何写好硬笔书法”“常见的卷面书写问题”等内容依次展开。在这个过程中,陈明富教给孩子们握笔和书写的技巧,还穿插着介绍了书法的历史、古今书法家、历史上著名的书法作品、历代书体等书法知识,陈明富仔细讲解,孩子们用心倾听。【详情】
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城南学校开设剪纸课堂。“剪纸达人”李万在课堂上向孩子们讲述剪纸的历史文化。他还总结了一套教学方法:低年级从怎样运用剪刀、怎样双手协调学起,反复训练;中年级从剪纸的基本方法入手,引导孩子们逐步掌握各种剪纸技能;高年级顺势而导,鼓励学生用自己掌握的技能去创造。让孩子们在剪纸课堂中体验到了剪纸过程的艰辛,也感受到了剪纸的快乐,享受了成功。【详情】
在2017年两会·部长通道上,2016年7月担任教育部部长的陈宝生第一个经过位于人民大会堂北大厅的“部长通道”。陈宝生回答了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等问题。陈宝生认为,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绵延5000年历史不绝的重大支撑,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融汇交流过程中,如果我们不采取果断措施,中国人的重心就会发生飘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