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陆 | 注册

[原创]成长时评:让象牙塔里的中学生做做“社会人”

发表时间:2020-06-23 10:35:00    来源:未成年人网


  “学生公司”是近年来上海一些高中流行的校内学生社团,面向校内师生销售明信片、钥匙扣、卡贴、校服熊等文创产品。事实上,除了“学生公司”,上海中学生的课余生活还有众多选择:辩论社、摄影社、心理社;服装秀、课本剧、文艺晚会……这些丰富多彩的社团和活动往往由学生自行组织运行。在校方和老师“放手”的同时,这群“小大人”们发挥着奇思妙想,在“象牙塔”里也能学到书本所不能给予的知识和才能。(6月22日《中国青年报》)

  有人这样认为,学生社团是学校中孕育创新活力最重要的母体,是兴趣和个性发展的摇篮,是小小少年定义自我、影响世界的第一站。诚哉斯言!学生社团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交际、组织、管理、领导等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创造性、合作精神等多方面的素养。一句话,学生社团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让学生成为全面和谐发展并符合社会进步所需的“社会人”。

  学生社团不只是大学生需要的,也是中学生需要的,中学生甚至比大学生更需要,因为大学生的课业相对不繁重,有许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以通过一些校外活动,比如学习参观、生产劳动、社会服务、勤工俭学、预就业实习等,提升社会化能力和素质。而中学生课业繁重,许多人没时间没机会也没相应能力参与校外社会化活动,加上受年龄小、身心尚未成熟等限制,也不适合过多参与校外活动。在这种情况下,中学多多成立校内学生社团,让兴趣爱好各不相同的中学生选择各自属意的组织,就能为中学生的兴趣发展、素质提高等提供良好保障。

  故而,上海高中流行校内学生社团,让高中生们的课余生活拥有众多选择,而且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往往由学生自行组织运行,这无疑值得称道。据报道,在形形色色的社团活动中,学生们的创造能力被激发起来了:文艺晚会上有大家自己设计排练的歌舞、校园剧、相声、小品,还有新颖的“荧光秀”;有学生把流行歌曲重新填词,制作了毕业季的纪念视频;而“学生公司”里不乏能使用数位板的手绘高手,还有社员对经济学产生兴趣,并在“上海高中生经济论坛”上获了奖……这些社团,为中学生自主成长成才发挥了独特作用。

  有人可能要说,中学生要面临紧张的中高考,尤其是高中生的高考压力大、竞争激烈,校园内流行学生社团,学生们岂不是容易“不务正业”?这种看法仍然是“以成绩论英雄”。无数事实早就证明:唯成绩是举,唯考取名校是举,而忽视交际交流、兴趣爱好、独立自主、团结协作、创新创造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很可能让高分学生的未来变得畸形。试问,有多少中学生赢得了中考、高考,却在人生更长远的道路上输得一塌糊涂?而在学生社团中,别看只是“小打小闹”,学生收获到的却是隐形的财富,在长远的未来会发挥较大的作用。

  比如,在上海那些“学生公司”中,中学生们纷纷把校园文化设计开发成产品。有的以学校雕塑为元素制作金属校徽和帆布袋,既好看又实用,同学们几乎人手一个;有的将校园内一只猫咪设计成不同风格的手绘作品,制作成帆布袋和卡贴,成为校园潮流商品;有的把老师的个性语录结合手绘漫画形象,设计成明信片在教师节发售,还送给相应老师……这些都让学生体会到课本里没有的“成人化的商业模式”,在真实的生产消费流程中得到乐趣与检验。而且,“学生公司”的收入都会用于支持学校文体活动,义卖款项也会由学校捐给慈善组织。

  让“象牙塔”里的中学生也能当上“社会人”,上海一些中学的做法值得效仿。目前不少中学并非没有成立学生社团,而是将学生社团让位给繁重的学习任务,只有空架子,名存实亡。上级教育部门将学校、老师的绩效与学生的中高考成绩挂钩,许多家长单纯将孩子的进步与成绩挂钩,学生社团岂能正常举办活动?有的学校因此干脆不设学生社团。这种状况应合力改变。把学生由“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这也是学校和家庭承担的共同教育使命。(未成年人网呼啦圈评论 何勇海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未成年人网 

扫码关注未成年人网微信公众号(微信号:kids21),了解更多教育妙招

关注未成年人网 陪孩子健康成长

编辑:向真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