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陆 | 注册

[原创]成长时评:现实版“一个都不能少”何以感人

发表时间:2020-05-19 11:28:00    来源:未成年人网

  5月6日,云南陇川县清平乡中心小学开学后,一名三年级学生小君(化名)一直未到校报到。班主任段树芹多次寻找,5月8日终于在深山里找到了小君,段老师抱着小君崩溃大哭。这段“老师进山找到未报到学生崩溃大哭”的短视频在网上流传,感动了许多网友。“好老师”“老师很善良,很负责”“一个孩子都不能少,无愧教师二字”,视频下,网友们不吝赞誉。(5月18日新华网)

  多年前,一部《一个都不能少》的影片广受好评,剧中主人公女老师顽强地一次次找回那些逃学的孩子,其坚韧、负责、纯朴的情怀打动亿万网友。如今,类似的情节在云南发生,只是现实比电影更曲折也更感人。

  据称,小君母亲多年前离家,父亲患有间歇性精神疾病,家里已经享受低保等各种扶贫政策,其父平时没病时能把孩子照顾得很好,但发病时则需要小君反过来照顾他。此次,小君因父亲发病,在山中的茅草屋中住了半个月,没有电话无法和外界联系。在看到小君在山上的住宿环境后,段树芹老师感到心疼不已,最后禁不住情绪激动痛哭,一颗爱学生心切的真情打动人心。目前,小君和父亲已经得到妥善安置,小君现在也已经正常上学。

  一个老师,一个学生,平凡而又不平凡。平凡之处在于,老师与学生都是很普通的人,不平凡之处在于,老师为了不让那位孩子失学,不辞辛劳,不懈寻找,发自内心的疼爱,温暖寂寥的学生,抚慰幼小的心灵。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教育扶贫在扶贫开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要精准帮扶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使失学儿童受到关爱而不辍学,确保“一个都不能少”,就需要像段老师这样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恪尽职守,把好辍学失学的第一道关口。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要想完成乡村教育的使命,实施什么计划方法都是次要的,超过一切的条件是,同志们肯不肯把整个心献给乡村人民和儿童。小学教育实为人生之基础,而乡村教育乃是摆脱愚昧和贫困、走向文明和进步的重要途径。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改写人生,教育改善人格,“老师进山找到未报到学生崩溃大哭”,表达了老师对学生的爱,彰显了教育的本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个实例是《一个都不能少》影片的现实版。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传授知识、启迪思想、健全人格、培养人才,促进社会进步。这样认真、负责、有爱的老师越多,各种原因失学辍学儿童便会逐渐减少甚至消失,精准扶贫、教育扶贫的种子,方可在广袤农村开出鲜艳的花朵。未成年人网呼啦圈评论 斯涵涵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未成年人网 

扫码关注未成年人网微信公众号(微信号:kids21),了解更多教育妙招

关注未成年人网 陪孩子健康成长

编辑:向真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