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教育在校园
●6月,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发布《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要将必要的法律常识纳入不同阶段学生学业评价范畴,在中、高考中适当增加法治知识内容,将法治素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7月,教育部发布《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将“深入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系统化、规范化”作为“七五普法”的重要任务。
●秋季开学时,新编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在中小学起始年级投入使用,法治教育被写入其中。
●9月底,教育部、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等七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在各地统筹建成60所左右的国家级实践基地。同时要求,整合社会法治教育资源,推进法治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
●11月,为提高在校学生自觉守法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促进校园安全和在校学生人身安全,最高人民检察院与教育部将联合组织“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活动。
●11月,教育部联合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等9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强中小学生法治教育。
政策之下,如何开展“入脑、入心、入行”的法治教育成了每所学校面临的重要挑战。
编辑:施华琼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