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陆 | 注册

劳动教育这样学才有意思

发表时间:2020-04-26 12:28:00    来源:北京晚报

  看一粒种子,从播种到收割,小孩子们收获了劳动的艰辛和成就;和一名劳模成为同学,大孩子们学到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给劳动教育下了硬指标,那么,怎样让小孩子们和大孩子们爱上劳动教育课程,怎么学劳动教育才有意思?记者采访了京城两所学校。

  学生都有“责任田”

  海淀区台头小学的校园里,有十多亩田地,是规划给学生们的劳动基地。基地里分为种植园、中医药园和小动物园三个区域,学校给每个学生都分了一块小责任田,按照学科分组,孩子们可以自己决定种什么,每个学期还有种植成果汇展。“之前每周至少有一次劳动体验课,孩子们可以在这体验种植、养殖。”副校长王燕告诉记者,这个课程不仅仅培养了孩子们的劳动意识,在选种、播种、收获等各个环节,也培养了孩子们的自主意识、责任感和协作精神。

  疫情期间,孩子不能进校园,劳动基地暂时都由校工打理,学校的很多老师也都在利用网课的机会,带领孩子一起动手参加劳动。“或者教孩子利用家里的废品做手工,或者带着孩子一起进行盆栽种植,都是一些生动有趣的劳动体验。”王燕校长介绍,很多年级的孩子们都在群里晒出了参照老师的讲授做出的手工、种植的盆栽甚至缝制的衣物。“劳动课一直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课程之一。”

  与大国工匠面对面

  虽然一直只能在线上课,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生余莉在这段漫长的战疫时间一点也没有闲着。“我们学校本身跟劳动两个字关系密切,所以劳动教育几乎融入每一门课当中。”余莉说,平时在学校,可以在讲座上看见许振超、郭明义等全国劳模,在“大国工匠面对面”公选课上可以向顶尖工匠学艺,甚至可以与劳模本科班学员一起走进军队、社区、医院、企业等参与实践。

  “我听过北京环卫集团的全国劳模孙志宝的讲座,印象特别深,他是个知识型汽车驾驶员,朴实又有趣。”孙志宝是学校劳模本科班的学员,疫情期间,余莉通过老师得知,孙志宝奋战在战疫一线,“说实话,这种同学真是身边的榜样”。

  同在行政管理专业的余凝,回忆起劳模同学来,对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高少萍印象最深,“她在做讲座时,现场展示的剪纸实在是太漂亮了。可惜我手比较笨,只学会了剪‘喜’字。”余凝介绍,高少萍的剪纸一直紧扣时事,最近,她又创作了多幅“众志成城、抗疫必胜”主题的作品,并且向湖北捐赠口罩。

  观点

  别把劳动窄化成体力劳动

  “劳动教育课,在中国的高等教育里,一直有一些误区。比如有的学校把劳动教育等同于实践,设置一些学校活动,折算学时。还有的,把劳动窄化成体力劳动,传达出一种只有低学历层次的人才需要劳动的偏见,无形中助长了大学生轻视劳动的心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教育中心胡玉玲,在线上教授公共关系课时,提示学生们,留意疫情中的平凡劳动者,“一个人的公众形象并不在于他的外表是否光鲜靓丽,而是要看他是否拥有对国家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

  胡玉玲认为,学校应该在劳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结合不同教育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设计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内容和实施方案。对大学生,除了教给他们劳动技能,还应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尽量让他们真正学到对未来参与劳动有帮助的知识。

  4月14日,国内首堂“劳动教育通识”课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线上课堂开讲。胡玉玲介绍,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劳动者,职业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可能遇到各种劳动方面的问题,比如劳动伦理、劳动关系、劳动保障等,这门课突出知识性和普及性,而不是学术性,要让大学生懂劳动、善劳动,“用实际案例,让大学生喜欢上这门课。”(记者 孙毅 周明杰)

关注未成年人网 陪孩子健康成长

编辑:向真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