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 注册

[新教育家]历史和生命的教育

发表时间:2021-08-31 10:00:00    来源:新教育家
  5月22日,一代人民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与世长辞了。无论线上线下,人们都自发以各种形式表达着哀悼。长沙的菊花一夜卖空,无数人冒雨排着长队向袁老送别。这是近几十年还从未发生过的大现象。
  此时此刻,袁隆平这个名字可说早已超越了它本身的含义,而成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化身。这其中,无疑首先包含着人们对“吃不饱饭”到“吃饱饭”的记忆,对曾经战乱和饥荒的记忆。当然也包含着,百年来中华民族不断奋发图强的记忆。
  袁老,只是这无数仁人志士中一位突出代表。比如,与袁老同日去世的吴孟超院士,“中国肝胆外科之父”,近几年去世的朱英国(遗传学家,同为杂交水稻先驱)、钟扬(植物学家)、朱显谟(土壤学家)、吴文俊(数学家)等等,这个名单还有很长……都同样有着老一代学者为国为民的精神和力量,让人无限追思。
  他们有的人,可能从未进入过大众的视野,但却一直支撑着人们生活最底层的基础。
  那么,对于教育者,除了表达悼念,以更大的努力搞好基础科技教育,我们还必须做些什么呢?我想,其中始终绕不开的一点就是“历史的教育”。
  在这里,我们说“历史的教育”,并不简单是材料的研究,又或一种观念的争论,而是始终对我们生命和生活的来源保持敬意。
  比如,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学家们是如何突破重重困难改善了粮食生产?他的精神力量又来自何处?这些历史都不是抽象的,而是由一代又一代具体的人传承下来的。
  所谓“民以食为天”,中国农业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周朝的始祖后稷,再往上就是神话中农耕的发明者神农氏。而往下,历代改革农业的“科学家”就更多了。如贾思勰、宋应星、徐光启等。显然,还有无数没留下名字的人物。
  在传统,这样的历史教育,有一个专有的名称,就是祭祀。也即所谓“慎终追远”。《礼记·祭法》言: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因此,就有了超越家族和地域的农神、谷神、土地神、水神、火神、先圣、先师、关公、武侯等一系列“神”。
  这些“神”,显然和很多其他文明不一样。他们首先是人,为人类的公共福利作出了伟大贡献,“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这就不是科学上归类的“迷信”,而是人们对共同历史的追忆和精神传承。
  这也和我们今天讨论的博物馆教育,各种节日纪念有着根本区别。
  不如说,这是更大的生命教育。是把天地自然和人,把祖先和我们,把我们和其他人都看成是一整个生命的教育。每个人就在这个传承中,找寻着自己的理想和位置,然后沿着先贤的道路继续开拓。
  正如即将要到来的端午节,人们还会不断祭祀的那位诗人写的一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不断实践的生命教育。
  在接下来半年,我们还会遇到很多近代文化开拓者的纪念日。比如,陶行知先生130周年诞辰,鲁迅140周年诞辰,钱学森110周年诞辰……
  我想,除了有仪式、有研究,我们或许还可以多这样一种实践的生命的维度。历史之为历史,正是因为它活在人们身上。(《新教育家》主笔 杨军)

关注未成年人网 陪孩子健康成长

编辑:肇恒璐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