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 注册

[新教育家·学前]教育改革浪潮下 如何深度构建园所文化

发表时间:2021-07-23 13:57:00    来源:新教育家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1年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也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中央和地方对学前教育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重点落实幼儿园内涵和质量建设。在这些年学前教育的发展脉络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我国学前教育正在从普及普惠,到提高质量,到注重内涵建设。
  幼儿园的内涵,是幼儿园的文化,也是幼儿园深层次、高品位发展的最强动力。但幼儿园的内涵建设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不是为了特色而特色,不是动人的标语或单纯的形象设计,而是更多基于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做整体思考与规划。它急不得,也抄不来,每所幼儿园根植在各自的土壤中,培育出的属于自己的那朵独一无二的文化之花。
  本期,我们聚焦幼儿园文化建设,一同来探讨在教育改革浪潮之下,幼儿园如何深度构建有根有魂的园所文化。
  动人标语就是幼儿园文化吗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幼儿园管理者意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从普及普惠,到提高质量,到注重内涵建设,文化建设成为优质幼儿园的刚性需求。在与部分幼儿园管理者的交谈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语:“以前,我们幼儿园更注重教育教学工作,忽视了幼儿园的文化建设,现在看来,只有既重视教育教学工作,又重视幼儿园的文化建设,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但不得不说的是,由于理解偏差,幼儿园在文化建设上其实存在不少误区。比如说:
  >>>为了特色而特色
  一些幼儿园为了打造自己的特色,比如蒙氏、瑞吉欧、STEAM 等,把更多的空间、精力用来承载特色、发展特色,把孩子更多的时间用来开展各种与之相关的特色活动,教师也用更多精力来实施特色课程,反而忽视了儿童本应该有的全面发展,被特色所束缚。
  >>>停留在动人标语上
  走进幼儿园,我们常常会在主建筑和大厅墙面上看到各种醒目标语,“一切为了孩子”“快乐的家园、理想的起点”“自信健康快乐感恩”……这些标语本身没问题,但这些标语就代表文化吗?标语提得越精彩,越是标新立异,就越能表明幼儿园文化建设的品位吗?
  >>>不顾自身实际的拿来主义
  有些幼儿园看到某个幼儿园取得成功就争相模仿,套用别人的模式。学习和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是好的,但文化却是没法完全照搬,或者直接拿来就用的。由于历史环境、地理环境的不一样,园长的价值观、教职工的特点、社区环境、发展特点的不同,幼儿园文化应该形成自己独有的特点。
  >>>片面化倾向严重,缺乏整体思考
  在文化建设中,有的幼儿园还存在这样的误区,就是关注某一点或几点、某一方面或几方面,而缺乏对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思考与规划。一所幼儿园的文化建设,应该是历经丰富内涵到品牌创建,再到特色发展过程,尤其需要顶层设计,需要整体规划。
  >>>不专业的商业化过度包装
  受市场经济“包装文化”影响,许多幼儿园将文化建设视为幼儿园的形象没计。各种高大上、成人视角的豪华装修,昂贵、花哨的玩教具,不同场合下的不同园服,商务气息浓厚的宣传片等等,过度将精力放在比较形式的东西上,忽视了对内在文化的塑造。
  每个幼儿园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文化
  那幼儿园文化到底是什么?在建设幼儿园文化前,我们首先要搞清楚这个问题。
  幼儿园发展的核心与动力是幼儿园的文化。幼儿园文化是幼儿和教师成长的土壤,它对幼儿应该获得怎样的发展,怎样获得发展,对教师开展怎样的教育,如何开展教育有着本质规定,文化是助推幼儿园内涵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幼儿园的灵魂。
  听上去似乎是比较虚空的东西,怎样来将其落地呢?其实,每个幼儿园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回答。
  有的幼儿园从十多年前就开始探索和实践游戏,于是,让游戏点亮童年成为了幼儿园的园所文化,老师们也越来越富有游戏精神;有的幼儿园地处少数民族地区,有许多民俗、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于是有了自己的文化气质,开展剪纸、踩高跷、象棋、京剧等活动;有的幼儿园做早期阅读,打造书香幼儿园,于是浸润童年成为了他们的核心文化;还有的幼儿园地形资源丰富,场地大、有坡、有洞、有水,然后慢慢演变出“自主快乐 健康”的园所运动文化。
  文化是幼儿园的灵魂,是在这所幼儿园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中衍生出来的、别人无法移植的。幼儿园文化构建是长远的发展,是一个点也是很多面。它是幼儿园发展的历史积淀,也是幼儿园依托地理和人文环境形成的独有特点,还可以是园长和教师对幼儿园教育的共同愿景和价值追求。它一定是有自己内在逻辑联系的框架体系,在整体文化构建下,与教育理念、教学目标、幼儿园园风、课程建构等环环相扣,彼此相融。
  “可视化”成为文化建设新趋势
  不管是民俗文化、阅读文化或者运动文化,我们似乎很难一言以蔽之将其说清楚。归根结底,是因为文化是一所幼儿园的灵魂,是一种人与环境所表现出来的气质,是感受、触碰、共鸣……因此,如何将“文化”,尤其是教育中的“文化”简单地、直接地、温情脉脉地表现出来,这是许多管理者的困惑所在。
  以往,幼儿园的文化似乎常常出现在墙上、大厅,或者经由厚厚的、健全的规章制度来表现。但对于幼儿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人来讲,似乎并不那么容易被打动。大家看到了文化的形式,但却少了文化的精神。
  于是,一种变革在文化建设领域悄然兴起,范围涵盖教育之外的许多行业。
  大家一定都听说过故宫文创吧。在故宫文创大火之前,故宫博物院很早就通过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公众账号、研发手机导览应用等多种时尚的数字化方式,让观众更好地了解故宫和故宫文化。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表示:“故宫的新媒体和数字化建设,是文化信息市场对于文化产业的新要求,也是社会民众接受博物馆文化的必然需求。”
  而在教育行业呢?一些理念先进的学校、幼儿园甚至不少官方教育机构已经在通过梳理成果出版刊物,运营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拍摄教育宣传片、微电影,录制幼儿园园歌、主题曲等方式,让文化变得可视、可听,让文化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推广,不只是在园所内,亦是面向整个社会。
  文化是看得见的,正如真正的教育看得见。
  幼儿园里的那些微小、美好就是一种文化
  那么新的问题又来了,如何去抓取最能代表文化的那些要点呢?
  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说: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上。怎么来呈现幼儿园的文化?一本书、一首歌、一个宣传片,一朵花、一群人、一个小活动,其实都是可以的。尤其是现在的数字媒体时代,文化的承载方式更是变得多元、立体。
  幼儿园的教师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园发展的核心力量。成都高新区和美实验幼儿园每年都有教师评选活动,活动的出发点就是寻找幼儿园里的最美幼教人,看她们如何用行动书写教育。幼儿园为老师们拍照、撰文,最终以一本园刊的方式呈现那些教育中的光芒时刻。
  音乐是幼儿园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元素,孩子们每一天都会和音乐打交道,比如入园、餐前、午睡、收拾玩具等时刻。倍恩乐幼儿园作为一所国际化双语幼儿园,在园所文化的展现上,选择和专业的教育文化公司合作,制作了幼儿园的主题曲和园歌。孩子们每天跟随着欢快的旋律玩耍,这张声音名片背后,处处透露着幼儿园的办园理念-- “童趣、童心;分享、共享;创造、未来。”
  一棵苹果树能不能承载文化?成都市青白江区巨人树幼儿园的宣传片就是从一棵苹果树的视角展开的。为什么选择苹果树?因为幼儿园的Logo是苹果,因为老师们此前创作过一首《苹果树》的小诗,因为幼儿园所倡导的教育就像农夫亲手种苹果一样,慢慢地、轻轻地,春天长出嫩芽,夏天枝繁叶茂,秋天结满果实,冬天来了,但充满希望。于是,苹果树成为幼儿园独特园所文化的承载。
  在被问及“幼儿园如何形成良好的园所文化”时,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园长胡华提道:“文化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同时进入每个人内心。所有人都能感觉到文化的力量的时候,才叫文化;所有的地方都能体现出文化的时候,才叫文化。我园的一花一草一木都是为儿童栽种的,夏天来临时,孩子们可以在挂满葡萄的长廊下游戏,这里的每一个地方都那么美好。那份美好就是一种文化。”
  还有一种文化是你持续不断在做的事
  很多幼儿园管理者也苦苦思索,到底哪种是最好、最适合自身的园所文化?
  幼儿园文化这事,是急不得,也是急不来的。它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深耕、需要积淀。
  成都市蒲江县南街幼儿园地处蒲江,首批全国唯一生态新城,因为田园风光,于是有了田园教育。二十多年来,蒲江县南街幼儿园坚守在地化自然教育之路,立足本土资源、立足本土文化,现已成为全国知名的自然教育典范。
  羌族文化在我国已经面临失传。为了发扬羌族传统文化,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的安昌幼儿园充分利用民间资源,生成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游戏活动之中。在多年的探索中,安昌幼儿园逐渐确定了“以儿童为本继承羌族文化精髓”的园所文化。
  又老又小又旧的北京三义里幼儿园,含户外总共只有1500平方,周边资源缺乏,但在刘晓颖园长的带领下,一群平均年龄39岁+的老师们和儿童一起学习,不断反问自己的教育言行,持续回应与联结一切和儿童需要相关的资源与活动。如果要问她们这样坚持下来后形成了什么样的文化,答案很简单,儿童就是她们的文化。
  现在再来回答那个问题:文化到底是什么?
  也许就是站在幼儿园的这片土地上,想着幼儿园里的孩子、教师、家庭,立足本土资源,坚守本土文化,做属于这片土地的活动或课程。然后一件事情做久,做深,做细,日复一日,久而久之,就有了属于这所幼儿园的文化。(文/鲁阳阳)

关注未成年人网 陪孩子健康成长

编辑:肇恒璐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