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陆 | 注册

[新教育家·校园]石室初中:教育要以学生终身幸福为出发点

发表时间:2021-06-10 13:19:00    来源:未成年人网
  新中考改革后,录取比例发生变化,生源的“分流”加深了家长们的焦虑,乃至恐慌。与此同时,如何兼顾学业成绩和“五育并举”之间的教育平衡,则考验着一所学校的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中强调:“教育,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不能过于注重分数。分数是一时之得,要从一生的成长目标来看。” 即将走过十二个年头的成都石室中学初中学校,建校之初就传承成都石室中学的素质教育理念,比如一贯重视艺术体育教育、科技教育等,警惕“唯分数论”的侵蚀……
  基于此,学校、老师、家长们在育人目标上达成共识,赋予学生选择权和自由度,学生们得以在第二课堂培养兴趣,调节身心,全面成长。



  “十四五”规划出台,“科技自立自强”成为硬核热词。
  两年前,任正非先生曾一语中的:“中美贸易的根本问题还是科教,科技教育水平,国家一定要开放才有未来,但是开放一定自己要强身健体,强身健体的最终是要有文化素质……”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一番教育“常识”火爆网络:“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
  这些期许,需落实在广袤中国无数所学校身上,落实在一节节课堂之上,落实在家校共育的合力培养上。
  荣耀编号7792
  “这两年世界局势变化挺大,对孩子进行时事教育尤为重要,看清自己国家在世界上的位置,明确自己长大后要做什么事情,大方向上要树立宏观的理想。”石室初中培华校区初三家委会会长代女士告诉本刊记者。
  谈及儿子缪越的成长,代女士称更多是感情上的投资和陪伴,比如家里的乐高、遥控车“泛滥成灾”;文化课补习很少,侧重美术熏陶、情商的培养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小学毕业甚至有泳校要挖儿子;打小给儿子讲钱学森、华罗庚等人的故事……
  升入石室初中,面对丰富的第二课堂,缪越一眼相中了科技感极强的机器人社团,从小玩搭建、操控的他,顺利通过选拔。作为家长,代女士也被面试一番——谈孩子的培养方向,自己的教育理念,对训练占用课余时间的态度等。最终,缪越被编入7792A组。
  VEX官网每年度新赛季注册时,允许修改队号,但在2013年,石室初中决定把7792这一编号固定下来——纪念2012年荣获VEX亚太赛冠军。2013年和2018年,石室初中两夺VEX世锦赛冠军,是全国唯一一所在VEX竞赛中获得大满贯(省、全国、亚洲、世界各级比赛所有冠军)的初中学校。
  以跨学科教育著称的VEX机器人大赛,兴起于美国,旨在通过推广教育型机器人,拓展大、中学生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STEM)的兴趣,培养青少年的团队合作精神、领导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09年5月,石室初中挂牌成立,当年就成立了VEX机器人社团。教练谢冬梅老师称,每年九月上旬,初一选拔新社员,除了看重兴趣,还要考察编程功底,动手搭建和遥控操作能力,以及表达力。没基础也无妨,因整个初一要全方位学习相关课程。每周五下午有两节课的时间进行课程学习,每逢赛事将近,往往需要集训。
  一支队伍通常5~7人,由编程手、搭建手、操控手(一般两名)、后勤等组成。赛场上,主控手操作,副控手当指挥。一支队伍从组建,到完美配合抵达优秀,需经历很长的一段磨合期。缪越记得,刚开始打比赛时,遇到机器故障,急需工具和零件,负责后勤的那位同学时常不见人,害得大家整个赛场找。
  究其原因,缪越回忆道:“我们之前遇到事情,往往不跟他商量就解决了,不太重视他,没换位思考他是否失落。这是我们对后勤职位理解不到位,也加深了他的迷茫,令他在赛场常常显得无所适从……”



石室初中两夺VEX世锦赛冠军,是全国唯一一所在VEX竞赛中获得大满贯(省、全国、亚洲、世界各级比赛所有冠军)的初中学校

  教练的职责之一,是依据每位队员的性格、特长,尽量帮其找到最适应的位置。知道个别队员的小小埋怨后,谢冬梅老师找到这位同学谈心,并跟全队讲解团结协作的要点。此后,他安静地守在赛场,遇到问题大家开始主动请他搭把手,其办事效率逐步提升。
  令缪越难忘的是,之后多次比赛,赛后其他队员欢呼、放松时,后勤已经在默默收拾工具,准备撤离了。
  尽管竞技场上的荣耀之光,往往照不到这类“绿叶型”学生,但实战让队员们逐渐意识到,成功离不开团队每一个人。一支优秀队伍,成员之间该是友好的,善意的,相互尊重的,通力配合的。
  机器人比赛需应对的突发情况还有很多,比如人类根深蒂固的弱点——遗忘。
  社长余珏铮记得,有次去重庆比赛,队内编程手忘带电脑,在赛场跟大家表示歉意,最终找同校其他队借了电脑,顺利把程序弄好。缪越有次外出比赛,到达后翻书包发现忘带遥控器了,当时距比赛仅剩三个小时,幸亏一位老师还没出发,紧急联系,由对方把遥控器捎了过来。
  “机器人社团,让我们学会了何谓严谨。制作机器时不容许任何差错,也容不得偷懒,比如一个组装环节如若敷衍,或一个零件不太匹配,后期都可能导致机器故障。至于带队,凡事都要落实到位,赛前细心检查,少一样工具,到赛场都很麻烦。”余珏铮说道。
  竞技场上除了严谨、细心,更难的是比拼战略战术,以及心理素质。
  缪越在队内,是由副操控手逐步晋级为主操控手的。起初,他主动围观学长们搭建机器,渐渐地被接纳,从捡螺丝到参与搭建。他觉得最难的,是跟对方机器竞争时刻,要迅速判断对方机器的动机,并做出应对。
  一次关键比赛进入倒计时,缪越操控机器吸起一长摞箱子,放置时着了急,手一抖,箱子倒了。如果成功,就晋级了。 “那次是淘汰赛。我很懊恼,最开始大家都丧着脸,过了会儿就说说笑笑,鼓励我。队友间的相互关照,失败的体会,都是很深刻的情感体验。打VEX,失败难免。有的失败是操作失误,有时正常发挥也比不过人家。重要的是积累经验,要坚强。”
  除了机器人社团外,缪越还兼任学生会会长、班长。赛事多、耗时久的机器人训练,并未影响他们的成绩,反倒让他们发现,自己可以如此专注一件事。专注力的提升,外溢到文化课学习上。从初一到初三,缪越的成绩逐步提升,余珏铮则经常位居班级前三名。
  “VEX机器人比赛,赛规和参赛机器的设计要求,每年一变,根本没 ‘老本’可吃。换言之,一切荣耀或失败,都是过往,学生乃至教练,都要学会及时清零。”青龙校区鲁穗老师补充道。“所以,这对教练和学生而言都是极大的挑战。这支荣耀战队用他们特有的创造力和勇气,捍卫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光荣!”
  培养优雅生活者
  从2013年青龙校区投入使用、雅卓舞蹈团成立至今,赵琼老师一直珍藏着一个本子,上面记录着历届团员的留言,并贴有照片。
  “这个本子将陪我到老,翻看这些时光的印记,我心里就觉得欢喜,幸福。”赵老师说道。
  本子上,有这样一则留言:
  团魂是什么?责任是什么?是从幼稚到成熟,是从不满到自愿。赵老师让我认识到了什么是温暖。一次次原谅,一次次关爱。初识与你,久居我心。
  ——一个懂得了团魂的男孩
  该男生起初很排斥跳舞,认为跳舞纯属女生之事。而百人集体舞,通常要求男女合跳。
  如何“打开”孩子们,不管是性格、肢体还是内心,都很考验功夫。除了氛围的营造,更重要的是老师的引导。以男女生牵手动作为例,很多男孩放不开。赵老师就做示范,跟每个男生都牵一下手,并劝大家把跳舞想得纯洁些、美好些。慢慢地,男孩女孩们不扭捏了。
  

雅卓舞蹈团训练照

每届新生中,有舞蹈功底的很少。招募时,综合舞蹈功底,身高和长相等,一二百人报名,层层选拔,只有二十多人能收到“录取通知书”。这些学生肢体一般比较协调,伴随训练,气质慢慢就生发了。
  在赵琼看来,舞蹈专业老师和舞蹈教育老师区别很大。培训机构侧重专业训练,但学校目的不是培养专业舞蹈演员,而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追求专业极致的过程中,她更看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情感浸润教育……
  她还记得,排第一个作品期间,自己嗓子喊哑了,办公桌上常出现金嗓子喉宝、蜂蜜等。有天傍晚排练,她没顾上吃饭,自己凳子上却放了一个面包,一瓶牛奶,瞬间很感动。学生们信任她,爱她,有的跟家里闹矛盾,都会找她谈心,寻求安慰……
  有次比赛,一位学生说了句“我们拼了命跳,就是为了赵老师”,让她记到现在,觉得一切业余时间和精力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跟机器人社团一样,雅卓舞蹈团的孩子,大部分成绩都不赖。
  现读初三的唐想同学,成绩名列年级前茅,小学时学过舞蹈,但表现力偏弱。初一初二时,她在队伍里不是那种一眼就被“看见”的类型,但她最自觉,很刻苦,从最后一排,一直跳到第一排C位,还当起了领舞。
  初二的曹铭轩同学,漂亮,个子高,以舞蹈特长生升入石室初中,起初跳舞有点野,显僵硬,不够柔美。赵老师惜才,将她招进来,一点点地指导、矫正。她有时流着眼泪压腿,记不住队形或动作次序,就一遍遍手写。一年多下来,进步可观。
  让赵老师印象深刻的是,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华区排练舞蹈,初一年级只挑了曹铭轩一人。集训期间,她每晚穿着踢踏舞鞋在宿舍练舞,把瓷砖都磨花了。最后,她父亲出资修缮,并给舞蹈教室捐助了一个简易更衣室。之前孩子们换衣服,都是用窗帘挡一下了事。
  跳舞能教给人很多东西,练就好体型,养成优雅的气质,还有性格和心智的成熟。
  多人舞蹈注重协作,比如横排对齐,竖排对齐,只顾自己出风头是不行的。小姑娘们都想站C位,站第一排。赵琼老师了解这种小心思,但最好的办法还是公平、公正,调到前面的都是专业过硬、令所有人服气的学生。当然不忘鼓励:每个人都有机会,跳得好就能靠前。
  舞蹈美丽、优雅,但很艰辛。跳舞时浑身都在动,脑子想动作,眼睛要看,表情要到位。有时跳一场舞下来,不亚于打场篮球,跑个800米。能坚持练舞的孩子,意志都比较坚强。
  见惯了一届届孩子周末穿梭于各种补课机构,赵老师常常感到一阵心疼。她想用舞蹈和音乐,让孩子们的生活多点彩色。
  过去七年,雅卓舞蹈团在成都市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艺术节集体舞比赛中,凭借原创百人踢踏舞《奔跑》(2014年),原创百人集体舞《阳光牛仔》(2017年)、原创集体舞《花儿与少年》(2020年),三次蝉联第一名。
  在舞蹈教室外墙上,贴着历届优生的照片,称为“雅卓之星”。雅卓两字,依据校训“志存高远,追求卓越”而命名。每张笑脸都在告诉老师、家长,每周跳几个小时舞,没那么影响学习。
  超越输赢,体教融合
  一所学校的体育文化氛围,从课余的球场以及学校的荣誉中,就能看出来。
  石室初中一校两区,培华校区是成华区男篮代表队基地,而青龙校区则以足球见长,使学校荣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校。
  常规体育课每周五节,周五下午,篮球社团和足球社团在教练带领下,进行竞技训练。初一为训练成长期,初二重点打比赛,初三则专心备考。
  培华校区的周林老师,今年三十岁,是成华区校园男篮甲组主教练。在他的中学阶段,打球的学生,文化课成绩普遍较差,行为习惯都不太好。
  “那个年代的体育老师,多多少少忽视了竞技体育和体育教育的区别。”周林老师说道。
  对此,青龙校区的九零后足球教练谢东老师也深有同感。他的青少年时光中,踢球而不打架是不现实的。输了要打,赢了也会打。
  “我们那时踢球,只谈输赢,无论用什么方法,我们个子大就撞他们,我们个子小就故意假摔,最开始踢球我们就这样。领导只看输赢的嘛!”谢东老师补充道。


青龙校区足球队训练照

  不同于试卷考试,运动场上分数是即时呈现的。输赢,对手的一些 “挑衅”行为,乃至教练的一个争议判决,往往能激发人类最原始的情绪,比如愤怒、仇恨。
  近年,两位老师在个别大型比赛现场,目睹过一些不文明现象:抱怨裁判,辱骂对手,摔毛巾和矿泉水瓶,踢凳子、砸东西,以及中途罢赛等。
  但从主流讲,不管是足球还是篮球,学生们的规则意识和文明程度,都较一二十年前有了大幅提升。而这一切,是体育教育以及职业比赛文化规则等的综合影响。
  赛场上,表面是学生对垒,背后则是双方教练斗法。既比技能,更比文化素养。


培华校区篮球队日常训练场景

  石室初中的足球队和篮球队,都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诸如规范着装、尊重对手、尊重教练、尊重观众、理性看待输赢等。
  日常训练,在讲解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以及不能触犯的红线时,融入了大量的做人教育。比如队友失误丢分要宽容,不能放大失误或讥讽;穿上队服,不仅仅代表自己,还代表整个球队素质,更代表学校形象……
  球类比赛,让学生明白合作的重要性,个人能力再强,不讲配合,也是无济于事的。
  “球场上见惯了成败,对孩子是很好的抗挫折教育。除了练就一副好身板,还能让人阳光,向上,磨练一颗坚韧的内心。我大学课堂听到一句话,踢球的人是不会自杀的。”谢东老师说。
  在青龙校区,教育处于杰主任介绍,下一步准备打造一个无人器材室,培养学生们的自主管理能力。
  球类社团吸纳学生有限,为了凝心聚力,让更多学生感受体育文化,女生们组成啦啦队,每个班绘制各自班旗,每年组织班级联赛。哪怕当观众,也要让孩子们当一个具备体育精神的观众。
  美育,生活中的主科
  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理念,在一百多年后,仍指导着很多学校的课程设计。
  石室初中的建筑模型课程,贴近生活,与成都的城市定位——“公园城市示范区”“宜居城市”有一定契合度。学生当起“规划师”“环艺师”“设计师”,按不同主题进行设计。
  从《城市梦想》,到《最美家乡》,再到《锦绣江南》《布达拉宫》《烽火春秋》等,孩子们经由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团队协作,了解到祖国各地的环境气候、建筑风格、风俗习惯、信仰文化等千差万别。这样的课程,既融合了地理、生物、语文、历史、物理等学科,又开启了学生对建筑设计、环艺、民俗、空间规划等新领域的热情。


建筑模型课,引发孩子们思考人类的居住环境,乃至地球的未来

  社团的重大赛事之一,是美国的“FUTURE CITY—未来之城”,要求设计一座100年后的城市,解决诸如人口老龄化、交通不便、垃圾困境等城市难题。
  “有一年的主题是《天空之城》,要求建造一座悬空城市。这类比赛,是经典的STEAM项目制教育,激发学生去思考如何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视野提升至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注。”美术老师谭雅梅说道。
  建筑模型,并非随心所欲地搭建,而是有一套比赛标准。第一看制作细节、精致程度;第二看是否符合科学、违背常识;第三是整体美观度,一般要符合大众审美趣味。
  在课堂上,有学生提到风水:背靠山前邻水,水池的形状是方形还是圆形好,房子左右两棵树像插了两炷香,不吉利……
  “他们可能听家中长辈讲过吧。教育,美育,远不是书本和课堂所能涵盖,关键在一双发现的眼睛,一个 ‘学’字。”
  身为美术老师,谭雅梅还组织成立剪纸社团,带领学生们走进剪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工具的制作,到传统剪纸图案的绘制,再到剪纸的“现代化”等,师生一起欣赏美、制作美、向往美……


寓美善于一体的剪纸课堂

  中国传统剪纸,以大红纸居多,图案和纹样特别讲究好彩头,譬如囍字、鲤鱼、寿桃、胖娃娃、鹿鹤同春等,寓美善于一体。
  一个简单意象,就能看出中西方文化之区别。
  “像苹果,在西方可以被设计为缺了一口的LOGO造型,在剪纸课上,则必须是完整的,讲究一个圆圆满满、平平安安。”谭老师解释道。
  但剪纸课堂上,传统造型对学生的吸引力并不能持久“保鲜”,需创造性地跟孩子们当下的精神文化趣味有所交叉才行。
  从教以来,谭雅梅老师发现,漫画在初中生中占据着不可撼动的时尚高地。课堂上让随意画一幅作品,大部分首选漫画。“旧瓶装新酒很重要,剪纸需要‘现代化’,除了动漫,我们还剪过十二生肖、大运会等主题。”
  课堂难点,谭老师称还是文化层面,理解传统的阴阳概念,用术语讲,即阴剪和阳剪。
  以一张纸为例,抠掉的部分(镂空)叫阴,保留的部分就叫阳,最难是把阴剪、阳剪结合起来,还要保证各连接处不断。线条断了,虽说可粘起来,但学生的沮丧和失败感,是抹不掉的。有句要诀,“阳剪线线相连,阴剪线线相断”。
  剪纸之美,在于和谐、融合。所谓“孤阴则不生,独阳则不长,故天地配以阴阳”。光有阴剪,或独有阳剪,都不美。而融合,又涉及美术评论中的黑白灰(点线面)概念。一幅剪纸作品,三个色彩“区域”结合得好,有层次感,就好看。
  在美术课上,面对每届学生,谭雅梅老师都会传递一个观点:尽管美术不是中考的主科,但一定是你生活中的主科。一个有美感、懂审美的人,会把生活过得雅致而有诗意。(文/《新教育家》记者 高洪云;供图/石室初中)

关注未成年人网 陪孩子健康成长

编辑:肇恒璐    

推荐阅读 »